土壤板结/盐渍化/酸化难解决?就用黄腐酸钾纯粉剂!

2021-1-8 8:50:48来源:网络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化学肥料的过度使用,土地已经苦不堪言,造成土壤板结,盐碱化,酸化等,作物肥力吸收不上,根系不好等问题,接踵而来的就是各种土传病害。直接影响作物生长,导致种植业可持续发展受阻。

土壤恶化主要体现在土壤板结、土壤盐渍化、土壤菌群失调、土壤酸化等方面。其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土壤有机质含量少

连年过量的使用复合肥,不注重有机肥的投入,会导致土壤中氮、磷矿物元素超标,有机质含量匮乏,也因此土壤的团粒结构被破坏造成土壤板结、盐渍化。

2、连作障害引起的土壤问题

①土壤理化性质的恶化及次生盐渍化

连年种植,破坏土壤团粒结构,造成土壤板结,通透性变差;大量施用化肥,导致土壤中盐分过量,产生了土壤次生盐渍化及酸化,影响土壤养分的有效性,引发生理性病害。

②土壤养分的失衡

栽种过程中施肥相对固定,基本都是氮磷钾,造成了土壤养分的不均衡,同时氮磷钾多了,拮抗其他中微量元素,作物就容易出现缺素症状,使生育受阻,产量和品质下降。

③土壤中毒素累积

病原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和植物残体及根系的分泌物会留在土壤中,对同茬或下茬再栽种的同种或同科作物生长发育产生抑制作用。

④土壤微生物减少

有机质是土壤微生物的食物,随着土壤有机质的不断降低,有益微生物也随之减少,造成土壤板结,同时有益微生物的减少会降低对有害菌的抑制能力以及对养分的转化能力,于是大棚土传病害严重。

3、土壤盐渍化

因为使用复合肥造成的多余盐分的积累,土壤发红、发白、发绿的现象也是司空见惯,盐类积累过多,对土壤性质及作物生长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具体表现如下。

1、氮、磷、钾和大部分中微量元素的吸收效率大大降低;

2、钠元素的大量积累导致土壤构造变差,不利于耕作,并且透气透水性也大大降低,不利于作物的生长;

3、土壤中盐分的增加,还会导致渗透压的提升,因而不利于植物根系的水分吸收,故植物易脱水,甚至死亡。

解决措施

科学施肥,适量使用或减少使用高氮化肥;增加腐植酸类肥料的使用,腐植质是形成团粒结构的主要成分,而腐腐植质主要是依靠土壤微生物分解有机质得来的。因此,向土壤直接补充足量的腐植酸可以大大提高团粒结构的数量。从而起到改良杜绝土壤板结情况。

(关键字:农药)

(责任编辑:01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