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条锈病危害来袭,部分地区发生严重!大家要注意防范!

2021-4-20 8:54:30来源:网络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小麦条锈病是一种典型的靠气流传播流行的病害,它具有发生区域广、流行速度快、危害损失大的特点。如果没有及时防治,轻则减产20%~30%,严重的话,颗粒无收!

小麦条锈病症状识别

小麦条锈病主要危害小麦的叶片和叶鞘,一旦染病,叶片上就会有鲜黄色、椭圆形、大大小小的条状孢子,它们排列成行,就像缝纫机压过的线一样,表现为虚线状。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近期田里也有一些别的问题引起小麦发黄,不少人分不清楚,主要是缩二脲中毒、叶枯病引起的发黄。它们虽然都叶片发黄,但是叶片上症状却不同!小麦缩二脲中毒:心叶扭曲发黄,有条斑状,严重时心叶发白。小麦叶枯病:叶片有淡绿色或黄色纺锤形病斑,后期变成淡褐色大斑块,严重时叶片变成枯白色。

小麦条锈病重点关注区域

目前,小麦条锈病已在湖北、陕西、河南、甘肃、云南、四川、贵州、重庆等8个省份232个县区发生215万亩,为近10年来第三重发年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康振生院士分析认为,由于菌源充足、品种抗病性差、春季气候条件适宜,虽然扩展流行期比重发的去年有所推迟,但黄淮海等麦区春季大流行风险仍然较高。

草地贪夜蛾已在云南、广东、广西等西南华南秋冬种玉米种植区累计发生164万亩,同比增加15%.农科院吴孔明院士分析认为,今年湄公河地区气候条件利于草地贪夜蛾发生繁殖,后期境外迁入虫源充足,境内、境外虫源叠加,草地贪夜蛾防控压力将明显大于去年。

针对今年病虫害加重发生的态势,农业农村部及时指导各地开展应急防治和统防统治。在小麦条锈病发生区提醒广大农民朋友做好药剂预防,小麦返青后全面落实“带药侦查、打点保面”预防控制措施。在草地贪夜蛾发生区强化“三区四带”布防,切实加大西南华南周年繁殖区冬春季防控和境外迁入虫源扑杀,努力减轻当地危害,压低北迁虫源基数。

(关键字:农药)

(责任编辑:01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