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育苗技术:把握关键时期,繁育优质种苗

2021-6-16 9:06:53来源:网络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进入6月后,随着外界气温进一步上升,草莓种苗匍匐茎进入快速生长阶段。草莓种苗容易出现徒长、子苗细弱、白粉、炭疽、红蜘蛛等病虫害流行等问题,影响后续生长。加强现阶段草莓种苗管理,对于提高草莓繁苗系数、确保种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温湿调控,保证适宜生长环境

种苗健康生长需要适宜的环境。保证棚室内温度在25℃~28℃之间,当温度超过28℃后,要注意打开风口,及时降温。当棚室内部温度继续升高时,应当及时掀起下部薄膜、撤下棚室两边的薄膜,进行通风。下雨时及时关闭上风口和两侧风口,避免雨水滴溅,引起病害蔓延。可以在棚室内部上方安装环流风机,自上午10时至下午4时,打开风机,确保叶片上方空气的流动,降低种苗周围小环境温度。还可在棚室外部加盖遮阳网进行遮阳降温,促进种苗生长。

二、合理肥水,促进匍匐茎抽生

合理的肥水管理能够促进种苗健壮生长,提高匍匐茎抽生及子苗数量,提高繁苗系数。草莓种苗的肥水管理应当遵循“少量多次”原则,保证肥水供应平缓充足。不要大起大落,形成波动,以免影响其正常生长。对于基质育苗的农户,每天可以给予母苗滴灌3-4次,每次5-10分钟,以水渗出基质为宜;引压后的子苗,每天可以给予滴灌1-2次,保持子苗槽湿润,促进子苗生根。对于土壤育苗的农户,应当根据土壤性质进行浇灌,选择在晴天的早上或傍晚进行,每次20-30分钟,保持土壤湿润。

在草莓匍匐茎大量发生期,主要通过高效肥来及时补充需要的养分。可以每亩施用尿素5千克,或复合水溶肥(15:15:15),每株10克,10-15天1次,结合灌水进行,少量多次。同时适量补充钙镁肥。

三、预防病虫,确保种苗质量

优质无病的种苗在定植后不易染病、管理方便,是草莓优质高产的重要保证。农户在种苗繁育阶段应当重视对病虫的防治,把握“预防为主”的原则。使用阿米西达、代森锰锌等广谱杀菌剂对草莓炭疽病、叶斑病等病害进行预防,并在每周固定时间打药,注意不同种类药剂轮换使用。大风、大雨等天气后以及人工操作,例如摘叶、摘花等对母株造成伤口后,都应该喷施一次杀菌剂进行预防。对于已发现病害的植株,例如炭疽、根腐,尽量能够连根清理,带到棚室外焚毁处理,并注意观察病株周围种苗的染病情况,及时防治。此外,要特别检查棚室内部、露地育苗地块的排涝状况,避免夏季暴雨造成内涝,对草莓种苗生产带来毁灭性损失。

四、引压子苗,促进合理生长

6月中下旬,当母苗匍匐茎已经密集长出,匍匐茎上的子苗长至一叶一心时,应当进行压苗。摘除细弱的匍匐茎,按照生产计划留选6-8个粗壮的匍匐茎。将匍匐茎引压在母株两侧,使用专用压苗卡或U型铁丝按照子苗发生顺序依次固定在育苗槽或者穴盘中。注意压苗不要过紧、过深,以免造成伤苗;子苗排布合理,子苗之间间隙5厘米以上,确保有足够的生长空间,方便后期管理。

(关键字:化肥)

(责任编辑:01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