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复合肥是农业生产中用量更多的两种肥料,可以补充作物对氮磷钾等大量元素的需求,养分含量高,价格便宜,深受农民青睐,但是,在使用过程中,每年都有许多农户发生肥害,造成减产。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肥害呢?
尿素造成肥害的原因
尿素是含氮量很高的肥料,一般氮含量为46%。大部分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都需要大量的氮,因此,尿素的使用量更多。
在尿素是用二氧化碳+氨气在高温高压下,通过化学反应合成氨基甲酸铵,再经分解、吸收转化后,结晶,分离、干燥而成尿素。在高温高压下有些尿素生成了另外一种物质,这种化学物质就叫“缩二脲”,“缩二脲”过高就会烧苗、烧根,造成肥害,因此造成肥害的主要原因就是“缩二脲”中毒。
我国规定,在尿素中“缩二脲”的含量不能超过2%,“缩二脲”含量超过1%,不能做种肥,超过2%,在追肥时有可能发生肥害。
复合肥发生肥害的原因
复合肥的氮的来源主要由氯化铵、硫酸铵、尿素等,如果氮源来自尿素,那么复合肥中也会含有“缩二脲”,传统的滚筒造粒工艺是不会产生“缩二脲”。
近年来,复合肥生产工艺发生了变化,例如高塔熔融喷浆造粒工艺、油冷造粒工艺及转鼓喷浆造粒工艺,都是较新的生产工艺,这些工艺的生产过程中如有处理不当,如高温时间持续过长,很可能会产生“缩二脲”。如果缩二脲含量过高,在使用时,也会发生“缩二脲”中毒,造成烧苗。
肥害的主要症状
肥害常见症状有烧种、烧苗、烧根,没有出土的种子出现肥害,常造成种子无法扎根,种子干瘪,不能发芽,无法出土。
烧苗主要表现为幼苗生长缓慢,叶片黄化,严重时植株枯死;烧根主要表现为根系少,根系发黄,甚至根系枯死。
防治方法
(1)在购买尿素时看清“缩二脲”含量,一般“缩二脲”含量应小于0.5%,超过0.5%不能作种肥,或种肥同播;超过1%,只能用于追肥,追肥时尽量离根系远一点,以免发生肥害;超过2%为不合格尿素,谨慎购买。
(2)避免连续使用,对于番茄、辣椒、茄子等生育期较长的蔬菜,以及苹果、葡萄、草莓、梨等果树,在追肥时,尽量追施水溶肥,采取随水冲施、滴灌等方式,不要连续单一追施尿素,以免发生“缩二脲”积累,造成肥害。
(关键字:化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