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为什么会烂根?果树烂根症状及解决措施

2021-7-7 8:54:16来源:网络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果树烂根是果树栽培过程常见的病害,多数烂根现象在初期不易察觉,等到地上部出现症状后,才采取追肥、喷药防治措施,防效不佳。轻则引起树势衰弱,产量和品质下降,重则导致植株死亡。那么该如何解决呢?

果树烂根的症状

地上部主要表现为生长缓慢、树势衰弱、发芽晚却落叶早、叶小而黄(有的从春天展叶到落叶一直是黄色的),或者叶缘枯焦、黄化脱落,新梢生长迟缓,难成花结实,果实变小、品质降低,严重时整树枯死。

挖开表土露出根部,会发现大部分须根变褐枯死,粗根病部凹凸不平,有的病斑呈暗褐色,皮层肿胀呈溃疡状,手按可溢出浓褐色汁液,并伴随异味。

果树烂根死树的原因

1、长期化肥当家,果树首当其害。

30多年来长期施用二铵、尿素、硫酸钾、复合肥、复混肥等化学肥料,破坏了土壤,给果树造成很多灾难性的问题。

一是长期使用化肥,土壤中有机质严重匮乏,不少果园有机质下降到0.6%以下,有益生物菌失去生存环境,有害病菌繁衍成灾,根系受真菌的侵害,造成烂根死树。

二是因土壤中有机质严重匮乏,造成土壤板结,通气性不良,影响根系健壮生长。

三是长期化肥当家,造成土壤严重酸化,特别是砂石山地区锰中毒现象日趋严重。

四是长期氮肥过量,造成枝条徒长,大小年结果严重,树势虚旺而不壮,腐烂病严重。

五是长期重视大量元素,忽视中微量养分施用,土壤中中微量元素严重枯竭,生理病害严重,果品品质下降。

2、大量施用未经发酵腐熟的农家肥,造成烂根死树。

大量未经发酵腐熟的人、畜、禽粪直接施入果园土壤中,其携带的大量病菌、害虫、盐分等,都会对根系造成严重损伤,重者会造成烂根死树。为了省工、省力,采用穴施、沟施,挖沟(穴)少而小,把肥料填满穴、沟覆土,烧死根也是普遍现象。

苹果的根系,主要分布层在地表下20-80厘米范围内,集中分布层在地表下40厘米左右。前些年一部分果农为省工省力,挖沟施肥越来越浅,甚者将化肥撒在地面浇水或等待下雨。根随肥走,年复一年把果树的根系引向地表,既不抗旱,又不耐涝,更不利于肥分的吸收利用。根系趋地表的严重后果是,果树的抗逆性变差,遇旱、涝、冻,就容易造成死枝、死树。

3、长期放弃土壤管理,加剧了土壤板结。

果园长期不予整刨,春、夏灭草全部依靠灭草剂,只灭了杂草,而不能疏通土壤的通气性。致使活土层长期处于严重板结状态,而且把果树的根系引向地表层,既不抗旱,又不耐涝。雨后造成土壤通气不良,根系窒息而大量落叶。

4、树体贮存营养严重不足,是造成腐烂病成灾的主要原因。

正常加强管理的果园户,喷药保叶,夏季追肥,秋施基肥,一切管理到位,保持了树体贮存营养充足,冬、春腐烂病很少,座果率很高,幼果膨大很快,新梢粗壮,叶片厚大,黢黑发亮。放弃管理的果园户,夏季不追肥,秋季不施基肥,树体营养严重亏缺,造成腐烂病泛滥成灾,很多果树被刨掉。幸存的一部分果树,开花满树干缩在树上,座住的小苹果寥寥无几,叶片黄色,小如洋槐叶。由此可见,秋施基肥,树体冬季贮存营养充足,既是保持树体健壮,抵御腐烂病侵染的关键,也是保证下一年果品高产优质的基础。因此,很多专家呼吁:秋施基肥是“金”,冬施基肥是“银”,春施基肥是“破铜烂铁”。

5、排水设施遭堵塞,排水不畅呈内涝。

过去,在果园内,树冠下高,大雨过后不积水。行间低,旱天能浇水,大雨过后能排水。果园地头设有排水沟,大雨过后顺利排水,一般不会积水成涝。近几十年,有的把地头排水沟填平,贪图多栽几棵果树,为三轮车出入方便,把排水沟填平。这些都造成果园内涝。

解决烂根死树的应对措施

1、转变施肥意识,走出化肥当家的误区

2、提倡施用有机肥;特别是施用优质的微生物肥料。

3、氮、磷、钾如果不足,可用硝基复合肥作补充;大力提倡利用果树落叶、杂草、秸秆粉碎后埋入地下,改善土壤的通气性。

4、、加强土壤改良,科学补栽幼树。

烂根死亡的果树,如果下部属于粘重土壤,一定要挖大穴(1-1.2米深,1-1.5米见方),中、下部填表土、沙土和杂草、秸秆等有机物,创造一个疏松的活土层。凡是烂根死亡的果树,地下均残留很多有害病菌,补栽小果树,一是不易成活,二是即使成活生长也不旺。

(关键字:化肥)

(责任编辑:01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