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国内煤沥青市场回顾与未来预测

2010-9-1 12:29:36来源: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价格综述:8月煤沥青价格稳中有升,月初国内中温沥青均价2770元/吨,月末2900,上涨幅度基本在100,改质沥青月初2880,月末3100,上涨200,拉开了差距。总体看涨幅并不大,呈现上涨到一定位置持平运行一段时间,再上涨到一定位置,持平运行一段时间,特别是最后一周,基本持平运行,改质中温都如此。改质上涨幅度最大的位置在中旬,一周内上涨近100,使改质与中温价格拉开差距。上下旬价格上涨幅度最大的区域是华北和西南,上涨幅度均超过6%,最低的是华东和西北,在3%以内。全国企业中由于存在月定价企业,因此会出现涨幅很大的现象。

生产状况:煤焦油加工企业8月生产状况不佳,检修企业增多。据客户反映,没有几个企业能够盈利,大部分企业虽然生产,但基本都在亏损。各企业有的在维持下游部分产品的老客户,有的企业则保证最低的开工状况,使设备继续运转,总体开工率不高,尤其是8月下旬停产检修的企业增多。业内人士对各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信心不大。生产中的企业基本保持低库存或无库存。


原料市场:煤焦油市场连续走高,销售状况尚佳,无库存。市场走佳的主要原因是,焦化企业限产,导致煤焦油产量少,而下游企业虽产品销售一般,但为了维护老客户均有需求,不囤货。从全国区域价格比可以看出:东北、华北、华东、西北、西南、中南上下旬增幅分别为4.05%、3.82%、3.72%、1.86%、-0.31%、2.71%。全国企业报价最高可达3500(山东),最低2400(新疆),较09年同比上涨44%,环比上涨6%。另外从全国各企业上下旬幅度表可以看出,这次煤焦油上涨比较普遍,涨幅也比较均衡。

市场分析:八月煤沥青市场波动不大,与前几个月相比,属于正常波动范围,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第一,原料的上涨催逼煤沥青上涨。八月煤焦油上涨率平均达到3%,相对原料而言,煤沥青上涨幅度还不算太大,也就是说,煤沥青与煤焦油没有同步上涨,但煤沥青作为煤焦油加工产量最高的产品,影响着煤焦油加工企业的利润,决定着煤焦油加工企业的开工率情况,因此不管何种原因,煤焦油的上涨或多或少都带动了煤沥青的上涨,这也是保证煤焦油加工企业必要的利润,进而继续生产。不过由于企业利润低,甚至亏损,煤焦油加工企业开工情况仍然是递减,不少企业在暂时退出市场。

第二,主要下游炭素和电解铝市场下拉煤沥青市场。煤沥青下游客户主要是电解铝和炭素企业,电解铝企业受其垄断性较强的影响,对煤沥青市场打压较重,在煤沥青曾经过剩时,加工企业采购价格很难起来,被逼无奈煤沥青改变了主要消费结构,价格才顺市场大幅上涨。如今再次遭遇下游电解铝的打压,价格上不来。炭素市场同样竞争激烈,区域市场受原料当地采购的影响,成本较低,小企业较多,企业之间竞争使原料受到打压,煤沥青市场被下拉。

第三,煤沥青供货量少使煤沥青价格被保。由于煤焦油价格的不断上涨,煤焦油加工企业开始上涨煤沥青价格,但与下游达成一致的价格仍然与报价有一定的差距。改质多数供给电解铝企业,煤焦油加工企业的改质沥青随原料的上涨不断提高价格,但实际成交上涨幅度并不大,与中温沥青的价格差距也在100左右。由于价格上不去,煤焦油加工企业有的开始降低开工率,有的趋向停产检修,使煤沥青数量减小,货源不多,煤沥青价格才在小幅上涨中保住,大幅上调的改质沥青仍然不被电解铝企业接受。

第四,电解铝企业管理集中度高,行业市场弱,炭素市场竞争激烈,区域性强,煤沥青市场回升困难。一直以来煤沥青的市场受下游市场的影响很重,下游电解铝企业中铝占绝大部分,整个行业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效益不佳,开工率下降,市场走弱,即使在一定阶段开工率增加,也不是很稳定,因此对煤沥青需求量也下降,这在短时间不可能改变。炭素企业多数生产区域也竞争激烈,低端产品多,国内供应过剩,出口难,企业生存也基本靠降低成本,这是造成下游市场弱的主要原因,这种大环境短期不会有太大变化。

后市预测:由于总体大环境弱,煤沥青市场的波动不会太大,受原料影响相对多些。未来一个月煤沥青市场要看煤焦油的产量及下游需求状况。

(关键字:煤沥青月评 煤沥青市场回顾 煤沥青分析评述)

(责任编辑: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