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综述:9月煤沥青价格基本持平,各企业下旬报价有些混乱,总体成交价格基本没变,月初改质沥青国内平均报价3070元/吨,中温沥青2950左右,月末改质3080,中温2950,下旬平均有30元/吨的向上波动,但最终回落,上涨困难。全月实际主流产区成交价在改质3000左右,中温2800左右,非主流产区普遍低于此价成交。其中华北、华东作为主产区,成交价位国内最高,报价也同样最高。本月煤沥青价格的最大特点是煤沥青报价与实际成交价差别较大,特别是华北和华东地区,最少都在200以上的差价。全国平均价西北最低。中温沥青全国平均西北最高,主要是西北地区多以液体沥青出货,价格偏高。华北和华东中温沥青与实际成交较接近。各区域总体走势基本如均价走势,基本持平。
生产状况:煤焦油加工企业9月份开工率平均有所下降,受节能减排的影响,有的企业停产检修较长时间,有的企业限产,下游产品煤沥青总体销售状况一般,虽然库存不大,但均为以销定产。相关产品蒽油价格基本没有上涨,出货一般,对煤焦油加工企业影响较大,工业萘出货良好,对企业生产有支撑作用。限电、限产使煤焦油加工企业开工积极性不高,企业盈利不佳,多数企业微利经营。
原料市场:9月份煤焦油价格平均价有小幅下滑,从3150元/吨到3100,相对8月份而言,呈小幅下滑,而月底价基本同8月初价格,可见近两个月波动不大。最高达到3200。呈现前半月下滑,后半月持平之势。个别区域下滑幅度较大,如西南地区平均下滑达200,月底在2900,东北下滑近100,月底平均在2900,华北、华东几乎持平在3250-3300,中南则在3200多。全月最高报价3400,较上月低100,最低2200,较上月低200,全月平均价在3187,同比上涨45%,环比平均上涨1%。全月炼焦企业开工率基本没变,独立焦化企业限产仍然较严重,绝大多数开工率在50-70%钢铁联合企业开工率多数满负荷,焦炭产量过剩,煤焦油供求总体平衡,企业库存不大,市场氛围平淡,合同户成交的较多。
市场分析:煤沥青9月的走势如此平坦,甚至未受到原料煤焦油小幅变化的影响,以下从几个方面分析走势平稳的主要原因。
第一,煤沥青总体处于过剩,对其上涨不利。长期以来煤沥青消费结构以炭素和勾兑燃料油为主,在当前炼焦企业限产的状态下,煤焦油供应量有所减少,而煤焦油加工企业的限产,将大大减少煤沥青的产量,尽管如此,煤沥青相对炭素企业所需仍然为过剩,虽然其他消费结构占少量比例,但根本不能影响煤沥青的市场。而煤沥青的过剩使其的销售一直处于不利地位,其他煤焦油加工产品有所上涨,但煤沥青却始终以稳为主,企业报价的上调及报价与成交价差拉大的原因都反映了生产企业上涨的愿望。
第二,下游需求低迷平稳,接货量不大。下游炭素企业之所以低迷平稳,在于电解铝产能的过剩。国家在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上在逐渐加大,分步实施,企业间竞争激烈,开工率低,对预焙阳极需求量低,因此对煤沥青的需求也很低,其他方面的炭素消耗也同样很低,因为炭素企业分布的特点,很多都与当地资源有关,小企业遍地开花,竞争激烈,采购原料对煤沥青打压严重,使煤沥青价格受到严重影响。
第三,原料基本持平,对企业走势有一定影响。9月份煤焦油价格基本持平,一般在煤焦油加工企业微利的情况下,往往会受原料影响较大,及原料上涨,产品随之上涨,企业将上涨转嫁到产品中去。但9月份煤焦油基本持平,看总走势还有小幅下滑,这对于煤沥青市场的波动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平稳的煤沥青市场将更显得平稳。
第四,生产企业多数处于微利,上下游均受节能减排影响,加剧市场低迷。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不仅是国内大宗原材料受到极大影响,而且与其相关的产业链也都在影响范围内。炼焦企业属于影响较大的企业,产能严重过剩,炼焦企业多数亏损,少数微利,与之相关的煤焦油加工企业也如此现象。而“十一五”节能减排计划在接近尾声时,仍然有不少未完成任务的省,于是各地区强制实行节能减排,导致尤其是高耗能企业,开工率受到严重影响,使本来在微利下运行的企业更加困难,像电解铝企业的停产将导致预焙阳极需求将更少,煤焦油加工企业开工率也将随之压缩。
后市预测:后市煤沥青市场仍然不理想,成交价难以回升,除非原料的上涨幅度非常大,在必要的需求下煤沥青会随之上涨。
(关键字:煤沥青月评 煤沥青市场回顾 煤沥青分析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