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中东和北非动荡不止。这个集中了世界70%石油储量和45%原油产量的地区,一丝风吹草动,便会引起全球原油价格涨跌。
“石油与地缘政治已经成为互相影响的两面。油价的涨跌又反过来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地缘政治格局。”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分析。
记者观察到,突尼斯和埃及发生局势动荡后,2011年2月份即迅速升至每桶100美元以上。石油储量居非洲之首的利比亚,2011年2月底爆发战乱,石油生产全面停顿。据了解,该国以含硫量低的高质量轻原油,成为全球不可替代的轻质石油输出国。受此影响,国际油价一度突破每桶125美元。2011年10月,伊朗局势的紧张促使国际原油价格再度上扬,并呈现剧烈震荡的格局。11月,美国联合英国、加拿大、德国、法国、日本等国,对伊朗的金融和能源加以制裁,导致国际原油价格从底部一路震荡上行。
不过,北京中国当代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员杨鸿玺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此次石油地缘政治的改变,并不及布什时代。“西亚北非的地缘政治动荡,相对来说并不严重。去年内原油价格总体上还是在每桶100美元以内。”他认为,“最主要的,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东地区暂时不会爆发大规模战争。”他解释,美国在布什时代已经对伊拉克开展军事打击,但在付出了一万亿美元及6000余条生命后,并未获得预期收益。这将导致美国不会轻易发动下一场战争。
知名军事评论员宋晓军同样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说,美国曾想把伊拉克变成它在中东的重要盟国,以此来控制中东的石油资源和战略要地的态势,实际上美国并没有达到这个目的。因为美国原来在发动伊拉克战争的时候,它整个的石油利益集团都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在伊拉克建立完整的“美国和中东地区进行石油合作”的模式,但是现在看来伊拉克政府并没有完全答应美国的要求。“因此,目前美国也只是高调门地冲着中东地区喊话,不会再次让自己得不偿失。”杨鸿玺说。
尽管如此,分析人士还是认为,在2012年,中东地区仍会有连续不断的小动荡。
那么,谁会在2012年“舔食”原油红利?“只有那些产油国。”林伯强认为,“不仅是那些中东地区补充石油产能的国家。事实上,因为中东地区地缘政治格局的不断动荡,石油消费大国已经开始关注俄罗斯等非中东产油国。”
据介绍,中东石油地缘政治的改变,使得美国转向加拿大的石油资源。他指出,对中国这样的石油消费大国来说,这并非福音。“地缘动荡、运输安全等问题关系到国家的能源安全,中国应该加紧拓展更多元化的石油来源渠道。”
同样,中国社科院在近日发布的报告中称,2012年将是国际油价剧烈波动的一年。原油走势取决于中东政治走向、欧债危机、美国经济走势以及新兴经济体发展前景,“其中,中东局势变动对油价影响最大;若欧债危机蔓延至实体经济,国际油价将进一步下探;预计美国因素对油价冲击不大,而新兴经济体旺盛的原油需求将对国际原油形成需求面上的支撑”。
本报记者 史燕君 实习生 李柯达 发自上海 《 国际金融报 》( 2012年01月06日 第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