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月25 日公司公布中报,基本每股收益-0.155 元,较去年同期的0.07 元减少336.34%;二季度EPS 为-0.093 元,环比下降50%,现分析如下:产能发挥正常 效益大幅下降 上半年公司产生铁574.5 万吨、钢701.7 万吨、钢材677.8 万吨。重组完成后公司轧材能力约1600 万吨,全年产能利用率预计为84.7%,属于正常范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2.44 亿元,同比下降5.82%;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9.96 亿元,同比下降336.15%;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155 元。公司效益大幅下降是钢铁行业景气下降的普遍现象。从三项费用看,销售费用同比下降32.11%;管理费用同比下降16.65%;财务费用同比上升了18.47%。目前公司只有全面挖潜、大力降本增效,才能度过严冬。
钢铁产品毛利率不同程度下降 目前国内板材产能严重过剩,需求下降,市场竞争激烈。截至8 月17 日,中钢协板材指数同比下降了21.79%,从年初以来下跌了12.06%。公司主导品种板材毛利率仅有-1.6%,同比下降12.21 个百分点。同样受行业不景气影响,普钢、优钢、冷热轧、型钢等品种的毛利率分别为2.27%、3.40%、2.18%、0.87%,同比分别下降了4.07、6.55、5.28、2.39 个百分点。报告期公司钢铁主业平均毛利率只有2.14%。虽然公司从去年12 月起调整了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但面对钢铁行业严峻的形势,此项会计估计变更的作用显得微不足道。
维持“中性”评级
结合中报情况,并考虑到今年钢铁行业整体低迷影响,我们将公司2012-2014 年盈利预测EPS 调整为-0.21 元、0.03 元、0.07 元,2013-2014年对应PE 分别为78、29 倍。从目前行业景气下降以及公司盈利能力等方面考虑,维持公司“中性”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景气程度、铁矿石价格、国际经济环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