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点加快推进 甲醇汽车发展仍需破瓶颈

2014-9-3 9:10:35来源:中国煤炭资源网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函,同意贵州省开展甲醇汽车试点工作,甘肃《平凉市甲醇汽车试点实施方案》正式通过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的专家论证和备案审查。

此次甲醇汽车试点范围的扩大也被业内解读为,我国将加速在有条件地区进行甲醇汽车的推广工作。

专家表示,针对我国对外石油依存度较高的现状,必须采取多元化的能源战略,而推广应用甲醇汽车是实施多元化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甲醇在节能减排方面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随着试点的扩大,我国甲醇汽车将迎来快速发展期。

经济效益与节能效果明显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副秘书长崔东树表示,甲醇燃烧彻底、挥发性低,所排放的碳氢化合物、氧化氮和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少。此外,甲醇燃料具有极佳的冷却作用,可以降低发动机温度,抗爆能力强,能够在高于优质汽柴油所容许的压力下燃烧而不会爆震。

据了解,甲醇是一种质轻、无色、低污染的燃料,与水互溶。与汽柴油按一定体积比,经科学工艺调配制成清洁燃料,可替代汽柴油。

“汽车选用100%的甲醇与采用传统动力(汽油、柴油)相比,其污染物的排放,如碳氧化物、氮氧化物及可吸入颗粒物会大幅减少,其中细颗粒物(PM2.5)的排放会降低80%以上。”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常务理事贾新光表示,甲醇汽油在使用过程中加入催化反应剂,其甲醛排放可以达到与汽柴油机同等的排放水平,甚至还会更低。

“甲醇的经济效益突出,是替代汽柴油的最佳选择。”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副秘书长杨再舜算了一笔账,目前甲醇的平均价格为每吨2000多元,柴油则是8000多元,按照实际运行替换30%-40%柴油测算,能节省15%-20%的燃料费用。用户购买甲醇汽车多出来的成本,在6-8个月就可收回。

据杨再舜介绍,在常温常压下,甲醇以液体形式存在,加注方式基本与汽油相同,储运等各方面也很方便,且甲醇加注站可以按照加油站的模式建造,投入成本并不高。

试点工作开展多年

据了解,我国早在上世纪80年代便开始进行甲醇汽车的研发和应用,不少省市及企业积极参与,取得了大量的技术成果和宝贵经验,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2002年,山西省率先在太原、晋城等地开展M15(即含15%甲醇的汽油)甲醇汽车试点工作。2005年12月至2006年9月,陕西省分别在西安、延安、宝鸡、榆林4个城市进行M15甲醇汽车试点。

但由于标准体系不健全、监管滞后等因素,加之一些缺乏资质和不具备技术支撑的企业唯利是图私自勾兑销售甲醇汽油,甲醇汽油的推广应用并不理想。

2012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决定在山西、陕西、上海开展甲醇汽车(M85、M100甲醇车)试点工作,拟用2-3年时间对高比例甲醇汽车进行适用性、可靠性、经济性、安全性、环保性评价;明确甲醇汽车产品相关技术规范,制定主要标准,建立甲醇汽车相关标准体系;提出高比例甲醇汽车替代燃料相关配套基础设施改造、建设和管理规范;研究提出甲醇汽车产业政策建议,以期通过顶层设计,规范并促进甲醇燃料推广应用。

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参与甲醇汽油试点的车辆超过2000辆,参试车辆总行程超过450万公里。

市场调研机构能源与交通创新中心近日发布的《中国乘用车燃料消耗量发展年度报告》指出,近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攀高,2013年已超过了58%,汽车用汽柴油消费总量已超过1.5亿吨,占全国成品油表观消费量的60%以上。随着中国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汽车燃料消耗量占成品油消耗总量的比例还将继续增加。

业内认为,从我国的能源情况特别是石油对外依存度来看,甲醇应尽早进入能源市场。同时,经过多年的试点,我国在甲醇汽车领域积累了相关技术与经验,发展甲醇汽车的条件已初步具备。

“生产甲醇的原料来源广泛,包括煤、天然气、煤层气、焦炉气等,特别是利用高硫劣质煤和焦炉气生产甲醇,既可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又可减少环境污染。发展煤制甲醇燃料,补充和部分替代石油燃料,可缓解我国能源紧张局面。”贾新光表示,目前我国提炼甲醇的原料多采用高硫高灰的劣质煤,这类煤占全国总储量的40%-50%,不能作为一次能源使用。而煤制甲醇工艺流程简单易行、成本低,适合我国国情,且原材料来源广泛。目前,一些煤制甲醇项目甚至可以将70%的二氧化碳排放进行回收,并制取尿素、醋酸等产品,实现多联产。

掣肘因素待解

尽管我国开展甲醇汽车研发及应用推广已近30年时间,一些省市也相继开展了甲醇汽车应用推广工作,但我国甲醇汽车仍处在试点阶段,甲醇汽车自身或配套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

“以甲醇汽油为例,对汽车供油系统的橡胶部件的溶涨作用较大,对油泵的密封及其他部件的合成橡胶材料有腐蚀、溶涨、软化作用,对树脂滤芯及金属滤芯也有腐蚀作用,还会造成化油器金属的斑蚀。”崔东树表示,甲醇在生产过程中一般会含有酸性物质,而且甲醇本身的吸水性使之在贮存过程中含有少量水分,同时受到空气的氧化或细菌发酵也会产生少量的有机酸,以及甲醇燃烧后产生的甲醛、甲酸等,都会对发动机产生较为严重的腐蚀和磨损。

据了解,虽然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但煤化工提炼1吨甲醇需耗费水资源10吨,而我国产煤大省的水资源一般都比较匮乏。此外,各地标准存在差异,也是制约甲醇汽车推广应用的因素。要想大规模推广甲醇汽车,应当率先解决标准问题,并且探讨出一条适合中国当前实际情况的途径。

贾新光表示,甲醇与汽油一样,同属于中等毒性物质,只要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甲醇燃料是安全的。此外,“甲醇汽车的发展一直以地方推进为主,缺少国家的有力支持,影响了甲醇汽车的进一步发展。目前,国家发改委公布的《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上的甲醇汽车只有7种,消费者可选择的余地很小。”贾新光认为,推动甲醇汽车产业发展需要多方努力,坚持统一管理、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协调发展的原则。同时,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和引导。

“大力发展甲醇汽车,相关标准法规也要跟上,如加注站的基础设施建设就需要国家政策和地方政府的支持。”贾新光表示,甲醇燃料如何进入流通主渠道是产业能否做大的关键。

多位受访的业内人士表示,要加快我国甲醇汽车的发展,相关部门应尽快把各省市已经成熟的汽车改装、作业安全规范等地方标准上升到国家标准,优先出台一批可在全国推广的新标准,以改变当下甲醇汽车市场鱼龙混杂的局面,对扰乱甲醇汽车市场的行为要严厉打击,净化甲醇汽车改造市场,维护正规企业的合法权益,树立甲醇汽车的良好形象;与此同时,相关企业和科研部门应加快推进甲醇汽油添加剂、甲醇发动机等研究,着手实验甲醇载货车的改装,进一步拓宽甲醇汽车的应用范围;此外还要加大甲醇汽车的宣传力度,破除社会对甲醇汽车的误解。

(关键字:试点 加快推进 甲醇汽车 发展 需破瓶颈)

(责任编辑:01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