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矿集团发展煤化工 整合产业链

2014-12-11 8:37:40来源:中国投资咨询网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国内老牌煤炭企业将重振计划锁定在一个有争议的项目上。

夜幕低垂,在陕西榆林市区西南40多公里处的公路两侧,一面面印有“1号工程”和“决战2014”的标语旗在车灯照射下格外醒目。不远处,榆横煤化学工业区的兖矿集团煤制油项目现场灯火通明。

“我们力争在2015年5月前顺利投产产油。”兖矿未来能源公司党委书记苗素军指着不远处近6层楼高的气化炉说。

为此,兖矿已等待了8年。2006年2月,兖矿榆林煤制油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路条,并和神华集团煤制油项目一同成为国家示范项目。但随后,由于相关政策变化及自身发展战略的犹豫彷徨,兖矿煤制油发展几欲搁浅。直到2014年9月23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发文核准了兖矿榆林100万吨/年煤制油项目。

但是,即便神华集团煤制油项目已实现盈利,煤制油较低的经济性仍然是舆论争论的焦点。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研究员周健奇看来,神华煤化工发展得好,凭借的不是煤制油来盈利,而是整合产业链

但兖矿董事长张新文相信,“发展煤化工是正确战略。”

1号工程

煤制油项目是兖矿集团的“1号工程”,是兖矿的希望所在。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兖矿进入快速发展期。彼时,包括神华在内的煤炭企业都视兖矿为标杆企业。即便煤炭黄金原油期货价格在80美元/桶是煤制油项目的盈亏点。

国内成品油90%的市场被大型石化集团所垄断,10%的市场由地方炼油企业占有。后者的油品质量不稳定,需要高品质的油来提升产品质量,而煤制油的油品质量高于当前最严格的柴油规格要求。简单说,绕开销售障碍,拓展销售渠道,是兖矿短期内突破销售瓶颈的不二选择。

“我们希望国家相关部门能够在税费上,多考虑煤化工与石油化工的不同,制定不同于石油化工的弹性政策。更迫切期待销售端能打破当前的垄断格局。”张新文说。

可以参照的是南非煤制油产业。南非作为全球煤制油最主要的生产国,当国际油价走低时,政府会根据油价的变化和煤制油企业的盈利平衡点,给予煤制油企业一定的补贴。

不过,兖矿并不认为生产成品油是煤制油项目唯一出路。“如果将目光只盯着成品油,那么对于煤制油项目的理解未免有些不够全面。因为除加工出成油品外,还可以合成出大量化工产品的基础材料。”孙启文说。

例如,国内高品质石蜡,价格一般在6万元/吨左右,大部分依赖进口。孙启文说,这属于煤制油衍生产品,无需增加多少投资,效益非常好。根据国外的经验,煤制油衍生产品加起来有近130多种。如果按照他的想法,随着100万吨/年煤制油项目建成后,兖矿还将逐步开发出七八个衍生产品,提高整个项目的收益。

“做煤化工产业,必须以终端产品为导向,不能再走过去市场和资源两头都不靠的老路。”张新文说。

(关键字:煤化工 兖矿集团 整合产业链)

(责任编辑: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