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业:走好革命兴煤之路

2015-4-9 9:03:20来源:中国煤炭市场网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3月25日,发布的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于473元/吨,较前一报告期下降了9元/吨,再创历史新低,且年内实现“十一连跌”,累计下跌了52元/吨。此前的3月23日,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发布的代表产地煤炭价格的中国太原煤炭交易综合价格指数为79.98点,较上期下跌0.22点,今年以来已下跌2.16个点。

在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杨柳吐绿、草长莺飞的三月,这两大代表性煤价指数的连续下跌,表明自2012年末起便处于寒流中的煤炭产业却依然春意难寻,不知一直跌跌不休的煤价何日能见底。

这便是煤炭产业的现状:随着煤炭“黄金十年”结束,煤炭市场跌入冰点,煤炭产业进入了新常态发展阶段。我省作为全国煤炭产量最大的省份,如何走好“革命兴煤”之路,令人期待。

认识新常态:煤炭产业持续健康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2014年第四季度以来,在一系列为煤企解困政策的推动下,煤价止跌回升,曾让人们认为煤市回暖了,但并未改变的“高库存、低需求”现状,全球经济发展形势的不明朗,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等因素,导致进入2015年,煤价便一路下跌,煤炭市场步入新常态下的特殊发展阶段。

业内人士认为,2014年是我国煤炭行业最为困难的一年,煤炭价格持续下跌,社会库存居高不下。作为煤炭大省,我省的煤炭企业也同样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企业经营效益大幅下滑。随着煤价持续下跌,企业盈利水平不断下降。截至去年12月底,全省地方监管的360户煤炭生产企业有221户亏损,亏损面达61.39%;企业应收账款和负债率较高,货款回收不及时和高负债,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行,加大了企业生产经营风险和融资难度;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压缩成本空间有限。尽管近两年煤炭企业为应对市场变化,持续开展降本增效工作并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受煤炭资源开采条件约束,煤矿安全投入、职工薪酬等固定费用支出不断上升,进一步压缩成本空间十分有限;财务、销售费用持续上升。由于市场竞争激烈,煤炭企业被迫投入更多的人力、财力、物力来稳定市场份额,致使煤炭企业销售费用持续增加。

对于新常态下全省煤炭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省煤炭工业厅有关人士认为,这既有经济发展稳中趋缓“新常态”大环境的影响,也有煤炭行业进入需求增速放缓期、过剩产能与库存消化期、环境制约增强期、转方式调结构攻坚期“四期并存”发展“瓶颈”的制约,还有企业以煤为基转型不彻底、产业链延伸不够、国有企业社会负担重等多方面的原因。但最直接的原因是市场需求增速放缓、企业产能释放过快,导致市场出现供大于求、需求不旺、价格下滑、利润下降,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这位人士坦言,目前全省煤炭经济运行面临的困难依然较大,回升基础依然脆弱,持续健康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适应新常态:改革创新将成为煤炭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省煤炭工业厅副厅长杨茂林认为,山西因煤而兴、因煤而困。多年来的高强度开发,产生了政治上、经济上、生态上、民生上的“立体性”困扰。全行业也面临产能集中释放期、市场消费减弱期、煤炭价格振荡不稳期,安全生产由明显好转向稳定好转过渡期的“四期”叠加阶段,改革创新将成为我省煤炭发展的必由之路。

他对全省煤炭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世界能源结构正在向低碳无碳化方向演变,煤炭也一样,主要发展趋势是“绿色低碳”;全国煤炭产能过剩严重,能源需求强度下降,煤炭开发和利用环境制约增强,煤炭经济运行形势严峻。2015年预计煤炭在能源中的消费比重将继续下降。今后一个时期,全国煤炭消费增速将由前10年年均10%左右回落到3%左右,煤炭需求增速放缓将成为新常态。

那么,发展的机遇有哪些?

中央“能源革命”为煤炭发展引领了新方向。习近平总书记聚焦能源安全战略,提出推动能源消费、能源供给、能源技术和能源体制“四个革命”,为我国建立安全、清洁、现代化的能源指明了新方向,为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引领了新路径。

全省“革命兴煤”为煤炭发展制定了新战略。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煤炭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全面拉开了煤炭革命的序幕,将着力解决煤炭、煤矿、煤炭人“三煤”问题,全力推动煤炭管理能力现代化。“六型”转变为煤炭转型明确了新路径。我省煤炭发展究竟应该走什么样的路,省委、省政府提出“六型”转变新思路,就是要通过深化煤炭改革,着力推进煤炭产业走“革命兴煤”之路。

煤炭资源禀赋优势为做好煤炭大文章提供了强大支撑。我省煤炭资源储量大、品种全、品质优,特别是稀缺资源比较多。在当前煤炭下行压力大的情况下,抓住和发挥我省煤炭品种、品牌、品质和区位优势,是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全省煤炭改革发展已经具备了新优势。近几年来,全省全力推进现代化矿井建设,目前已经建成89座现代化矿井,形成了全省煤炭发展的新型矿井框架体系,打造了一流企业,提升了矿井装备水平,提高了煤炭发展质量;另一方面,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全行业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占从业人员总数的20%以上。

习近平总书记说,“煤老大”在较长一个时期内作为我国主体能源的地位不会发生变化。这为正处在转型改革过程中,又面临巨大下行压力的煤炭行业明确了定位。因此,全省煤炭行业站在全国看山西,着眼能源看煤炭,便能抢抓发展机遇,扎实推进我省煤炭创新转型发展。

引领新常态:推动煤炭革命,实现煤炭产业兴旺发达

在3月份召开的全国“两会”期间,就“煤炭”这个热议话题,省委书记王儒林表示:“山西的发展,首先是要做好煤炭这篇大文章。今后从我国发展看,在相当长时间内,煤炭‘当家’、煤炭当‘老大’的地位不会改变,也改变不了,所以山西丰富的煤炭资源是宝贵的。”省长李小鹏也表示:“煤炭价格下降这点儿压力压不垮山西人民,我们把这个压力变成动力,推动煤炭的革命,通过煤炭的革命,来实现煤炭产业的兴旺发达。”

去年,全省抓住国家资源税改革的机会,率先清费,把国家确定的收费项目全部进行了规范,省级确定的项目全部取消,省以下违规的涉煤收费项目全部取缔,从低确定了资源税税率,暂停征收了两项基金。几项加起来,去年为煤炭企业减负大约320亿元,平均每吨煤减负约40元。同时全部取消了21项政府给企业的授权,全部取消了9种涉煤收费的票据,全部撤销了1487个关卡,运行多年的煤炭公路运销体制得到彻底的改革。

另一方面,集思广益、顶层设计,出台了煤炭管理体制改革的一系列重要文件,包括了10个方面的改革内容。到2017年山西要基本实现煤炭管理体制和管理能力现代化:一是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二是政府作用得到更好发挥;三是企业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尊重;四是权力运行得到有效制约和严格监管;五是煤炭管理实现科学化、规范化。

有理由相信,在省委、省政府革命兴煤、“六型”转变的决策引导下,在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山西煤炭产业必将走出困境。

(关键字:煤炭业 走好 革命兴煤之路)

(责任编辑:01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