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国内煤化工行业站到了发展十字路口。无论如何,煤化工要发展,环保都是行业无法回避的问题,尤其是污水处理已成为煤化工企业绕不过去的关卡。到底有无行之有效的办法可以助煤化工行业解决污水处理问题?在利润大幅缩水的情况下,企业还能保证环保投入吗?
南京工业大学环境学院院长徐炎华称,目前还有不少煤化工企业对待用水、节水、污水处理回用、近零排放等方面存在被动应付的想法。由于缺乏有效的监控监管手段,企业实际的污水处理效果、中水回用率及单位产品水耗难以掌握,情况堪忧。
当前最难处理的煤化工废水就是气化工艺采用鲁奇气化炉和煤制兰炭的废水。这类污水,往往不仅含有高浓度有机毒物,而且还含有大量的油性物质和悬浮物(煤尘和煤粉),常常导致酚氨回收装置结垢和堵塞,使系统不能稳定运行。
中科合成油有限公司顾问唐宏青表示,去年底,一部分煤化工企业的相关人士在上海开会讨论煤化工的污水处理问题,实际上主要是针对采用鲁奇炉气化工艺所产生的废水的处理,这类污水中因含有酚和焦油,所以处理难度很大。
唐宏青强调,对于新建企业而言,与其处理不掉,不如从前端开始,不让此类污水产生,也就是不采用鲁奇炉工艺。此外,还要用好煤,不要再用褐煤来搞煤化工。
此外,企业可采用烟煤和气流床工艺来生产煤化工产品,就不会产生含酚和焦油的污水,问题也就解决了。即使非要用褐煤,也应该尽量使其能够制浆,就算能耗相对高一些也合算。总的来说,煤化工的污水问题本身不严重。但目前采用鲁奇炉工艺所产生的污水却没有能100%处理掉的办法。
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公司副总裁杨传武告诉记者,煤化工的污水处理问题实际上还是一个投入的问题。如果要将污水处理得很干净,实现近零排放,就得有投入。现在国家对煤化工的环保要求提高了,但一些在建和已建成的项目都是按照过去的要求建设的,如果按新的标准肯定都不达标。
如果企业不达标,让其再增加设施,就得花钱,这样企业的经济效益会受到一定影响。现在煤化工的经济效益已因油价的下跌受到很大影响,如果再让企业花钱做零排放或近零排放,难度很大。除非由政府主导,地方政府提出强制性的要求,或给予企业一些政策性补贴,企业的负担才可能会小一些。
杨传武进一步指出,如果纯粹让企业去做,本来煤化工的效益就不好,再让花钱,企业就失去了驱动力。另外,没有强制性让企业做,而且做起来代价又比较高,减排推动起来会比较难。
杨传武建议,首先要从源头上卡住,做好环保验收,提高企业环保投入比例。企业如果没有通过环保验收,就坚决不能让其投产,堵住这个口。
其次,政府应将罚款反哺给那些自觉做好环保的企业。现在的情况是,只要企业的排放不达标政府就罚款,所罚款项一律上缴国库。搞一头堵,是一种被动的做法,并不能从根本上达到目的。
(关键字:煤化工投入 不足制约 近零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