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规划,卡位非常重要,对于动辄几百亿的能源项目来说,可定生死。
尽管低油价使整个煤化工行业蒙上阴影,中国的煤制油项目仍然在向前推进。在山西潞安、内蒙古伊泰煤制油项目先后通过环评的同时,已拿到路条两年的贵州毕节煤制油项目,也在今年加快了前期工作进度。
7月5日,贵州省发改委副主任、省能源局局长张应伟一行进京,对毕节煤制油项目推进等事项向国家能源局总经济师李冶进行汇报,项目得到了李冶的肯定表态。李冶还建议地方政府督促项目业主加快环评、水资源保护等报告的编制评审工作,力争尽快开工建设,并积极争取纳入“十三五”国家煤炭深加工新建项目。
毕节煤制油项目是贵州600万吨/年规模的间接煤炭液化项目的第一期,建设工程规模为200万吨/年油品,由贵州渝富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建设开发。根据该公司6月份公布的招标公告,其主要产品为汽油、柴油、LNG及LPG,一期建设占地面积约390.27公顷。这一项目在2014年拿到国家发改委同意开展前期工作的批复,从今年开始进展加快,水土保持方案、建设用地方案已经先后通过,目前正在准备进行环评。
毕节煤制油项目是贵州当地政府心中的重头戏。但在离这个目标越来越近的同时,迎接他们的现实却并不乐观。
公开信息显示,2015年神华煤制油公司的鄂尔多斯煤制油项目亏损10亿多元。内蒙古伊泰煤制油公司一期16吨/年煤制油项目已经暂停生产煤制柴油、石脑油,转而生产利润更高的中间产品及下游化工产品。
国际油价在2014下半年一泻千里,至今仍在低位运行。关于低油价,从2015年毕节市发改委副主任林文启在贵州能源局网站上的文章可以一窥当地政府态度。在这篇名为《煤制油是贵州坚守两条底线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选择》文章中,林对煤制油项目的盈亏做出预估:煤价按500元/吨,水按5元/立方米,煤制油成本折算下来相当于国际油价60美元/桶。但文章认为低油价仍是投资建设煤制油的好时机,并判断3年以后油价将回升到使煤制油企业盈利的水平。
成品油消费税也被煤制油行业视为难以承受之重。谈及煤制油行业的亏损,中国石油化学工业联合会煤化工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王秀江也向EO记者表示,亏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税负,“比如神华在鄂尔多斯的煤制油项目,如果去掉税,按照到时的油价只是稍亏一点。”这个项目在2015年亏损十亿以上。事实上,多位人大代表曾在两会上提议国家减免煤制油的消费税或实行消费税的先征后返,以此推动行业的发展。煤制油行业的减税呼声也时常见诸媒体。业内人士认为,消费税是主要用于高耗能、高污染、高消费的消费品的税种,而煤制油具有提高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的积极作用,应将煤制油企业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充分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不过,毕节煤制油项目的参与者还曾发表过现在看来颇为悲观的论调。贵州渝富能源的股东之一、毕节煤制油项目的技术提供方中科合成油总经理李永旺曾在2014年油价下跌之初对媒体表示,如果在3年之后,油价在70-90美元/桶,希望国家出台税收减免政策来帮助企业对冲油价下跌。如果油价降低70美元/桶以下,“我们也不指望政策扶持了,因为扶持也没用了,煤制油肯定没法盈利了。”
除了整个行业面临的低油价高税负,贵州还需要面对的可能是更高的生产成本。毕节煤制油项目所在的纳雍县是织纳煤田所在地,织纳煤田是贵州最大的无烟煤产区。这里的煤炭价格整体上高于其他地区。
贵州本身就是一个富煤缺油的省份,每年需要外购大量的汽、柴油来满足日益增加的能源需求。王秀江表示,煤制油项目的经济性显然要差一些,但贵州省有煤炭和水资源,当地也缺乏大型的炼化企业,出于发展经济的考虑会坚持上马这样的项目。长远来看将煤制油作为一种战略储备还是可行的,定位应是石油炼制油的补充,但肯定不能大规模发展。
据称贵州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曾谋划过煤制油项目,但一直未能实现。在2006年以前,诸多煤炭大省都积极引进“煤制油”项目,各省拟建和在建煤制油项目资金规模高达千亿元。但由于煤制油项目技术含量高,经济风险大,国家层面一直态度谨慎。
2008年发改委一纸通知叫停煤制油项目,除当时已开工建设的神华集团公司煤直接液化项目可以继续实施,神华宁煤的间接液化项目在完成可行性研究后可按程序报批,一律停止实施其他煤制油项目。也是在这一年,毕节市开始研究推进煤制油项目。2010年,在贵州等地推进煤炭液化项目被写入国家“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
到2012年,潞安180万吨/年煤制油项目和神华宁煤400万吨/年煤制油项目获国家发改委批准,煤制油审批开始松动。在这一年,贵州省毕节市人民政府和贵州渝富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毕节市煤间接液化制油项目的正式合作协议。同年6月,贵州省发改委下发《关于同意毕节市600万吨/年煤间接液化制油项目开展前期工作的通知》。
最终经过六年努力,贵州毕节煤制油项目在2014年上半年拿到国家发改委的路条,前期工作正式启动。同一年拿到路条的还有内蒙古伊泰200万吨/年煤炭间接液化项目。
但自2014年下半年起,煤化工环评开始收紧。2015年7月,山西潞安煤制油项目环评和伊犁新天煤制气项目得到环保部“不予批准”的回复。同一年云南先锋煤制油项目也因为环保问题屡遭投诉,最终被环保部门勒令停产。毕节煤制油项目在这一年完成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到了今年,环评似乎又出现松动迹象,2015年被环保部否决的潞安煤制油项目二次环评通过。内蒙古伊泰煤制油项目也在7月通过环评。
毕节煤制油目前正在准备环评工作。从项目启动的2008年到今天,经历了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的多次变动,一直都是当地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国际油价也在这8年里经历过147美元/桶的高位,跌破过30美元/桶的关口,至今仍在低位徘徊。
煤制油项目一方面被认为具有降低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的价值,符合国家能源发展战略,但也不得不面对来自市场和环境的诸多挑战。三年后油价是否能如预期的一样回升?这可能仅仅是当地政府与渝富能源公司的思虑之一。
(关键字:贵州毕节 煤制油项目 冲刺背后 油改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