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烃是石化和化学工业发展的核心平台化合物。受下游发展机遇推动,开发煤制芳烃技术,利用煤制芳烃代替传统石油制芳烃,成为煤化工行业“十三五”时期的重要任务。这是记者从10月底召开的2016(淮北)煤基新材料及化学品发展论坛上了解到的。
多一种原料来源
芳烃是大宗基础有机化工原料,目前我国年消费量超过2000万吨,是化纤、工程塑料及高性能塑料等的关键原料。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周竹叶认为,我国煤制芳烃技术填补了国际空白,是现代煤化工科技领域的重大突破,对推进石油和化工原料多元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芳烃生产97%以上来源依赖石油原料,但由于我国石油资源短缺,炼油厂中存在油品与化学品争夺原料的现象。以PX为例,2015年国内PX表观消费量达到2004.9万吨,产量852万吨,对外依赖度达57%。华电集团教授级高工王彤表示,发展煤基甲醇制芳烃,实现芳烃原料多元化,提高芳烃对下游产业的保障程度,已成为芳烃产业发展的战略需求。
王彤强调,芳烃产品组成丰富,包括苯、甲苯、二甲苯等,这些都是石化和化学工业发展的核心平台化合物,能够连接下游的聚酯、精细化工、新材料、制药等高附加值产业,其下游相关合成化学品达到800余种,如橡胶、树脂、塑料、燃料等,涉及国计民生的各个领域。“从长期来看,煤化工企业需要考虑开发煤制芳烃技术,多产芳烃,以便形成合理的产品结构,进而实现原料多元化,提高产业安全性。”王彤说。
代表技术是FMTA
煤制芳烃过程具有反应复杂、工艺和催化剂强耦合的特点,开发难度大,国外研究偏重反应机理研究,未工业化。而在国内,已经有多家单位开展工作,其中华电煤业和清华大学共同开发的流化床煤制芳烃技术(FMTA)走在了前沿。
据记者了解,经过10余年技术攻关,清华大学率先在国际上开发成功甲醇制芳烃的催化剂和便于大型化工业生产的FMTA连续反应再生技术。为加快产业化应用,清华大学与华电煤业产学研相结合,共同开发成套工业技术。2012年,全球首套万吨级甲醇制芳烃工业试验装置在华电煤业陕西榆林煤化工基地建成。2013年3月,该技术通过中国石化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总体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彤表示,FMTA技术采用领先的反应器设计概念,保证了系统操作稳定性和产品收率;大量采用复合冷却等先进节水技术,循环水消耗仅为相似装置的1/5;通过低温再生、设置精密过滤器等,实现了工艺过程本质环保性。不仅如此,FMTA混合芳烃还是良好的芳烃联合原料。“FMTA混合芳烃具有非芳含量低、一苯含量低、二甲苯含量高的特点,使后续芳烃联合单元中抽提、甲苯三甲苯歧化和二甲苯异构化的装置规模大幅下降,在同等规模PX产能的情况下,投资和能耗都降低。”王彤如是说。
应用前景在新材料
芳烃在化工新材料领域应用前景广阔。工信部发布的《石化和化学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中提到,要对高性能工程塑料、高性能纤维等化工新材料进行创新发展。提升聚芳醚酮/腈、PCT/PBT树脂、聚苯硫醚、工程尼龙等生产技术,加快开发长碳链尼龙、耐高温尼龙、非结晶性共聚酯(PETG)等改性产品,重点开发对位芳纶、聚苯硫醚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纤维等高端产品,这些新材料的原料都涉及芳烃。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石化处处长郑宝山认为,煤化工应注重与工程塑料、聚氨酯等新材料领域的结合。利用煤生产芳烃等大宗基础化工原料,可以改变新材料行业原料来源单一的局面。
王彤还表示,当前煤制芳烃成为我国全面突破现代煤化工技术的最后一大壁垒,如果成功实现产业化,有望使我国实现以煤为原料,生产全产业链石油化工产品。更有价值的是,在现代煤化工产业链上,我国将拥有全部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
(关键字:煤制芳烃 创新动力 来自下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