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煤化工产业加速转型 科技赋能 绿色打底

2022-3-28 9:01:11来源:中商网撰写作者:王金玉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3月14日,在哈密市伊吾县工业园区淖毛湖煤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区,新疆广汇碳科技综合利用有限公司10万吨/年二氧化碳捕集与利用示范项目开工建设。该项目建成周期拟定9个月,以煤化工产业副产高浓度二氧化碳为原料,生产的液态二氧化碳产品将用于油气田驱油,提高原油采收率。

这是我区第一个二氧化碳捕集与利用技术(CCUS)应用项目,是煤化工产业向“低碳化”目标迈进的标志之一。

当前,围绕国家提出的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目标,我区哈密市、昌吉回族自治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及阿克苏地区在煤化工产业发展方面加强科技创新驱动,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循环经济产业链不断延伸,绿色成为发展主色调,高质量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减污降碳 新技术增添新动力

近年来,随着煤矿生产与煤化工“绿色”新技术、新工艺的广泛应用,我区各地煤炭清洁生产、高效清洁利用不断取得新进展、规模不断扩大,走上绿色发展之路。

建设绿色矿山,煤矿采煤不见煤。在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能源集团新疆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准东五彩湾三号露天煤矿周边,一排排榆树、杨树迎风而立,即将抽芽吐绿。

在这个煤矿,煤炭开采出来经破碎筛分后,通过输煤廊道运往煤仓,再经一条全封闭输送带输送到下游工厂。原煤破碎、装载、运输、储存过程全封闭,实现了采煤不见煤。

“我们积极探索实施‘5G+无人矿车’应用、智能防碰撞系统集成、地表生态修复等措施,实现煤炭安全、绿色、清洁、高效开采。”该煤矿安全副总工程师李发国介绍,煤矿还建成了矿坑水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的中水用于道路除尘和绿化,实现了循环利用。

在淖毛湖煤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区,新疆广汇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资建成年产120万吨甲醇、7亿立方米LNG项目,以“煤化油”生产模式,用煤炭生产出甲醇、液化天然气等9种以上产品。该公司2021年研发应用的绿色节能型大流量高浓度挥发性有机物超净排放技术,打破了行业内大流量高浓度废气长期无法有效治理的困境,每年可处理17.92亿标准立方米挥发性有机物尾气,年副产144万吨蒸汽,年节约成本约6800万元,实现了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在伊宁市巴彦岱镇,伊犁新天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厂区空气清新,错落有致的厂房被树林环抱。蓝天白云下,厂区内景色怡人。

建厂11年来,该公司坚持绿色发展,在环保上的投资超过30亿元,占总投资的六分之一。同时,该公司对生产工艺进行了22项重大技术改造,攻克了一批环保难题。其中,该公司对煤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酚氨回收成套产业化技术进行集中攻关并取得成功,项目建成后,废水再利用率达98%;还建成了国内化工企业规模最大的蓄热式热氧化装置,将废气集中处理成可燃烧气体。

“我们将废气、废水、废渣吃干榨尽,不仅使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标准,还变废为宝,每年副产品产值达4亿元。”该公司副总工程师曹卫东说。

(关键字:推动 煤化工 绿色)

(责任编辑:01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