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日前呼和浩特举行的一个国际光纤通信论坛上,来自光通信产业链的院士、知名专家、企业家聚集一堂,研讨宽带中国战略下的光通信机会。用专家的话讲,这个论坛的目的,就是在宽带中国战略的背景下,寻找光纤通信发展的“第二春”。在这个较高层次的论坛上,中科院李乐民院士专门主持了一个“中国通信塑料光纤发展战略”的圆桌论坛,塑料光纤产业链专家集中汇报了中国塑料光纤的技术进步与产业化进展。这是塑料光纤产业链第一次在传统光通信领域大会上的集中亮相,代表了业界某种认可。
近年来,在塑料光纤厂商的努力下,中国塑料光纤在线缆生产、器件制造、网络设备匹配等方面都取得积极进展。塑料光纤原材料能够自己生产,塑料光纤损耗基本可以达到150-180dB以下,承载的带宽可以稳定实现20-50M,塑料光纤转换的光电器件可以完全自主设计生产,全球主导的塑料光纤用芯片厂商爱尔兰飞尔康公司已被中国厂商收购,带有塑料光纤接口的路由交换设备已进入欧洲大运营商市场。总体而言,目前塑料光纤产业链已基本完备,主导企业超过26家。在通信应用和专业应用两个市场都有初步的收获,一些产品获得海外市场认可。
但不可否认,与国际市场形成鲜明比照的是,塑料光纤在国内还没有得到真正认可。业界对塑料光纤的疑虑,主要集中在塑料光纤的损耗、成本以及产业链支持。事实上,这些疑虑,主要还是对塑料光纤的定位不清所致。究其原因,既有塑料光纤厂商宣传不到位,也存在用户部门对石英光纤的依赖和对塑料光纤的偏见。
光通信领域著名专家毛谦教授认为,给塑料光纤一个客观的定位,是发展和应用塑料光纤的前提。他认为,塑料光纤并不是与石英光纤竞争,替代石英光纤,而是与之形成互补。在解决短距离的宽带连接方面,塑料光纤在易施工、低成本、环保节约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毛谦教授的观点基本代表了一线专家对塑料光纤的共识。但塑料光纤要打消业界的疑虑,确实还要做很多工作。特别是在进一步提高工艺降低损耗、加强器件和测试环节的产业链部署、加强关键环节行业标准的制定、进一步提高产业链成熟度降低成本等方面,还任重道远。但不管怎样,专家基本的看法是,在最后100米的网络连接中,塑料光纤是能够胜任的。
很多专家认为,宽带中国战略,将给光通信第二春。我们很希望,塑料光纤,也能沐浴到这个将行的国家战略的春风。
(关键词: 塑料 塑料光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