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国内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增多。我们应正确判断和把握经济形势,看到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优势,增强战胜挑战、克服困难的信心,不断提高经济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对当前经济形势的总体判断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进入动荡时期。近两年,随着欧洲国家主权债务危机愈演愈烈,国际经济环境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强,无论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市场国家都受到较大影响。特别是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乏力,失业率居高难下,财政状况窘迫。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以及国内经济发展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使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明显增多,稳定经济增长的任务十分艰巨。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在微观方面主要表现为:企业经营风险加大,经济效益下滑。在宏观方面主要表现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连续9个季度下降,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连续数月在10%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和消费者信心指数均缓慢下降,对外贸易近几个月进口和出口增速均在低位徘徊,外需萎缩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制约因素。此外,受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影响,各级财政收入增速出现较为明显的减慢。
面对错综复杂的困难局面,党中央、国务院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了“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今年7月,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讨论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再次强调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近1年来,我们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不断提高政策的前瞻性、针对性和灵活性,注意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有针对性地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总体来看,宏观经济运行呈现缓中趋稳态势,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良好,经济增速保持在预期范围之内。可以预计,随着已经出台的政策措施逐步落实到位并充分发挥作用,我国经济增长将进一步趋稳,并为下一轮平稳较快发展奠定基础。
密切关注并积极应对国际经济环境动荡
此次我国经济运行出现波动的直接原因是国际经济环境动荡。所以,我们必须密切关注国际经济环境,正确分析外部经济形势变化的原因和走势,及时采取对策。当前的国际经济形势有以下几个特点。
发达国家经济面临四重困境。美国经济总量虽然基本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但增长迟缓、复苏乏力;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仍在发酵,欧元区经济已陷入整体衰退;日本挣扎在维持微弱正增长的边缘,居高不下的沉重债务使其也有可能陷入危机。概括起来,发达国家经济普遍面临四重困境:一是沉重的主权债务负担,财政赤字不断攀升,居高难下,虽然在艰难调整,但远未达到可持续的水平;二是金融系统仍然十分脆弱,超过万亿美元的不良资产需要处理,金融难题丛生;三是失业率高企不下,美国失业率仍然在8%以上的高位,欧洲一些国家失业率甚至接近25%,而目前的高失业率既是重重危机的结果,也是未来爆发更严重危机的导火索;四是受各自国家政治经济因素的制约,以及各国之间利益冲突的影响,发达国家应对危机的政策空间十分有限,难以达成多国协议。这四方面问题形成恶性互动,可能会延长衰退萧条期,对世界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发展中国家经济面临严重问题。在2008—2010年的国际金融危机期间,相对于发达国家经济的不景气,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较为强劲。
(关键词:经济形势 平稳较快发展 经济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