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齐鲁石化橡胶厂,“优化增效”成了干部职工最热门的话题。在厂优化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生产优化、设备优化、科技优化三个专业优化组,解放思想,深入基层,辨证施治,目前,10大厂级生产经营优化项目齐头并进,各车间上报实施的75个车间级优化项目也已全部铺开,各专业增效势头初步显现。
11月30日凌晨,在齐鲁石化橡胶厂丁二烯车间主控室,当班班长关怀刚师傅接班后安排完班组工作,就一直坐到DCS操作屏前,认真研究起MTBE装置的筒反温度曲线。他告诉班员们:反应温度保持稳定,降温循环泵就可以不用开启,一天可节电800度。这是关怀刚所在的丁二烯车间正在实施的车间级优化项目之一。
效益为先,优化排产。11月15日凌晨,橡胶厂丁苯一车间主任张国亮早早来到现场,按照厂部要求,组织职工进行1712充油胶切换生产干胶1502。根据公司提供的最新价格测算,丁苯橡胶干胶1502边际贡献每吨达到了310.16元/吨,而每吨1712充油胶边际贡献降到了25.7元。由于已经有一年半的时间未进行产品牌号,丁苯一车间提前组织职工就切换产品牌号配方方案进行了一对一的专门培训,确保牌号切换后产品指标迅速合格。由于1712充油胶是黑色,1502干胶为白色,设备一旦清理不彻底,会产生较多仅为正品胶一半价格的切头胶。为确保效益不流失,丁苯一车间和负责后工序生产的成型车间分别制定了严格的清理方案,在牌号切换过程中仅产生切头胶27块,不足1吨,比过去牌号切换减少了3吨。由于产品牌号切换果断、及时、顺利,当月增效61.82万元。
优化清理消缺过程,安全环保又增效。由于合成橡胶产品特性原因,生产过程易产生堵挂,装置设备需定期进行间断性清理,如何实现高标准清理,将每次开停车损失降到最小,成了厂技术部门和车间共同关心的一个重要的优化课题。
11月份,橡胶厂有3套装置消缺和1套装置开车,根据厂生产经营优化领导小组安排。每套装置的检修消缺均制订了严密的开停车方案和HSE方案,整个停修开过程,开停车物料损失、蒸汽损耗等物耗能耗平均降低20%以上,物料做到了应收尽收,杜绝了点火炬,实现了安全、环保、增效。
11月15日,按照公司安排,橡胶厂停车待料3个月的二抽提装置开车生产,从投料至产品合格采出仅用19个小时,由于方案严密,用时仅为过去的三分之一,大幅降低了开车成本。11月15日-29日,二抽提装置车期间自产丁二烯约1523吨,相比外购丁二烯增效100.57万元,产抽余碳四1657吨,可增产MTBE产品1035吨,增效334万元。
11月25-30日,该厂顺丁装置消缺期间,丁苯一车间优化冷冻机组运行,平衡负荷,停运冰机CM802,5天节电达到3万度。
加大自营,减少外委,优化修理费使用。在生产经营优化工作中,橡胶厂设备优化专业小组提出了“加大自营,减少外委,修旧利废,减少费用支出“的优化工作思路,进一步明确了厂内检维修作业,能自营的绝不进行外委。10月份以来,该厂机电仪检维修人员在高质量完成设备运行日常维护的同时,还先后完成了全厂蒸汽保温专项治理、厂区管廊治理等多项艰苦施工作业,节约了大量外委资金。
据该厂机修车间主任李延军介绍:11月份,车间钳工总工作量共完成207项,三套橡胶后处理共消缺86项,管、铆、起重共完成作业任务共计61项,金工共完成99项,计件666件,工作量均超去年同期。
11月份,该厂设备优化专业着眼于降低设备故障率、减少费用投入,开动脑筋,制定优化措施,全月仅修旧利废就增效达37万元。
(关键字:齐鲁石化 橡胶 优化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