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4年国内PE市场行情回顾
1月国内PE市场走跌为主。国际原油期货整体走势略下滑,亚洲亚洲乙烯先涨后跌,PE美金市场报盘较坚挺,国内石化为完成销售计划,频繁调降出厂价格,以线性及高压为主,各地现货市场报盘相应走跌,商家让利走货,回笼资金,线性跌幅300-800元/吨,高压跌幅600-900元/吨,低压跌幅100-200元/吨,随着春节的临近,市场询盘转淡,行情稳中盘整,下游工厂多谨慎采购,需求逐步减弱,20号开始,市场进入半休市状态,有价无市随着春节临近愈发明显。
2月国内PE市场先跌后涨,行情波动较大。国际原油期货震荡上行,亚洲乙烯收盘较1月份均价下跌,PE美金市场整体走跌,国内石化为消化春节期间库存及完成销售额,月初频繁下调出厂价,市场报盘随石化走低50-450元/吨,随着石化挂牌销售,市场看空情绪浓,商家纷纷低价抛货,但成交尚可,下旬石化开始限量销售并挺价,受此支撑,市场报盘缓步拉涨,小单成交为主。
3月国内PE市场延续先抑后扬态势。月初,国际原油期货及亚洲乙烯收盘走跌,石化为减轻压力下调出厂价格,现货市场随之震荡下行,中下旬开始,线性期货四连涨提振现货市场信心,加之石化逐步上调出厂价并限量销售,市场行情止跌反弹,商家报盘走高,部分地区交投气氛尚可,月底,石化继续调涨,并陆续停销结算,市场货源量减少,市场继续小幅上行,但下游需求改善不大。
4月国内PE市场行情节节走高。国际原油期货走势震荡,亚洲乙烯表现较强劲,连塑线性期货震荡走高,且国内石化接连调涨并且限量销售,利好支撑市场行情一路上涨,触及高位,但受下游需求表现抑制,月底石化及市场价格均出现松动。
5月国内PE市场行情先扬后抑。国际原油期货震荡走高,亚洲乙烯小幅下滑,本月国内石化先扬后抑,月初调涨并限量销售,月中开始回调,下旬稳中部分调整,涨跌互现,市场需求表现平淡,价格月度小幅走低50-150元/吨,以线性及高压为主,低压较坚挺,华南地区较混乱,期货及现货货源影响报盘,部分地区倒挂,华东地区货少支撑,报盘坚挺,北方地区整体行情波动不大。
6月国内PE市场行情走高。国际原油期货强势走高,亚洲乙烯走势分化,连塑线性期货至年内高位后回落盘整,国内PE美金市场走高,国内石化连翻调涨,市场跟涨,其中高压供应较紧,涨势强劲,但下游需求改善不大,随着市场价格走高,抵触明显,下旬开始,石化出厂价承压部分下调,商家恐慌并意向出货,月底市场在期货走高带动下,有拉涨意向,价格涨跌互现。
7月国内PE市场行情先涨后跌。国际原油期货走跌,亚洲乙烯上涨。连塑线性期货呈N字型走势,上旬创下新高后回落,国内PE美金市场窄幅上探,国内石化出厂价先涨后跌,月底企稳个别上探,市场受需求压力,行情波动幅度较小,华南地区相对混乱,华东地区月底资源较少支撑行情,北方地区高压线性价格坚挺,整体成交一般。
8月国内PE市场行情整体走势偏下。国际原油期货震荡走跌,亚洲乙烯走势分化,国内PE美金市场下滑10-40美元/吨,国内PE石化出厂价格下调,加上煤制烯烃的放料冲击,月初各地市场跌势明显,以线性/高压为主,中旬,受期货走高及石化部分调涨支撑,市场行情短暂反弹,但受需求平淡制纸,涨幅有限,下旬期货下挫,打压市场气氛,石化价松动,市场亦随之回落,虽进入传统旺季,但需求跟进缓慢,影响行情波动幅度,下游工厂多按需采购,成交谨慎。
9月国内PE市场行情整体走低。国际原油震荡走跌,亚洲乙烯受供应支撑上涨,连塑线性期货先跌后涨,月底创新低后反弹,对PE现货市场影响颇大。本月适逢中秋佳节,国内PE石化厂销售压力释放,接连降价促销,以线性为带动,市场心态悲观,报盘连续走跌,线性降幅明显,华南地区出现倒挂,华东及北方地区让利出货,但整体需求难以提振。随着月底期货触底后连续反弹,石化跌势放缓略上调,市场炒作明显,价格拉高,但基于国庆长假即将到来,部分业者操作情绪不高,不乏谨慎观望。
10月国内PE市场行情先跌后扬。国际原油期货暴跌,亚洲乙烯下跌,月初线性期货创新低,石化亦相继下调,市场心态悲观,报盘走跌,以线性为主,拖累高低压行情,出货难度大。随着跌势的消化及期货的反弹,石化月底调涨,供应收紧支撑,市场压力缓解,气氛回暖,商家随行高报,但买方投交谨慎。
11月国内PE市场行情接连走低。国际原油期货震荡下跌,亚洲乙烯价格走软,国内PE市场受石化价格调整影响明显。月初石化延续上月末走势,线性高压顺势高报,但随着原油暴跌及期货下滑,石化接连调降,市场心态悲观,商家虽让利出货,但买气不足,成交商谈。华南及华东地区倒挂,混乱走低,北方地区行情下滑。月底虽部分地区流通资源减少,支撑力度有限,加上原油暴跌刺激,跌势难改。
12月国内PE市场整体延续走跌。国际原油期货继续下跌,亚洲乙烯单体紧走软,受成本面支撑疲弱影响,中上旬,国内石化出厂价接连调降,其中高压/线性跌幅达千元以上,市场心态受打击,商家报盘一路走低,月底,石化限量并调涨出库价,市场随之触底反弹,但下游采购谨慎,成交表现暗淡。
二、影响2015年PE市场走势的主要因素
全球PE供需状况
近年来,随着聚合物市场的不断成熟,全球聚烯烃业务发展日趋完善,其中,亚太地区掌控着全球聚烯烃45.3%的市场份额,牢牢占据全球聚烯烃市场的领导地位,当前中东和亚洲的聚烯烃扩能正如火如荼,而西欧和北美市场则在进行整合。预计2015年聚烯烃总产能将达到17700万吨左右,聚烯烃消费总量将达到15900万吨左右。其中亚太地区作为全球最大聚烯烃消费地,未来发展依旧保持快速增长。
中东方面,新增产能主要是受低成本原料优势的推动,当前,中东聚合物已经过剩,即将投产的项目还将加剧这一困境。位于阿布扎比的博禄三期扩能项目增加的聚合物供应,预计2014年年底或2015年年初投放市场,将对市场产生较大压力。博禄三期石化项目包括150万吨/年的乙烷裂解装置、108万吨/年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装置、一套35万吨/年的低密度聚乙烯(LDPE)装置和两套合计产能为96万吨/年的聚丙烯装置。另外,位于沙特阿拉伯朱拜勒的新建Sadara石化项目也将在2015年投产,将增加35万吨/年的LDPE树脂供应,进一步扩大在中东地区聚合物供应能力。
国内方面,目前中国现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聚乙烯消费国,占全球市场23%左右的份额。2014年新投产的装置从主要以原油作为原料生产聚乙烯,转变为大多用煤作为聚乙烯上游原料,从而打破了油制烯烃单一的产业格局,实现原料多元化。考虑到新增装置生产的产品集中在通用料方面,聚乙烯通用料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煤制聚乙烯凭借较低的成本优势,必将拉低通用聚乙烯原料的价格,这也势必迫使石化企业进行产品升级,不断加强专用料和高附加值原料的研发和生产。
国内下游制品行业
产量方面:“十二五”是我国塑料加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但行业发展的速度已经明显地减缓。塑料制品产量年增长率,2012年为8.99%,2013年为8.02%,2014年1-8月为7.85%,预计“十二五”期间平均增速为9%~10%,不到“十一五”期间平均增速20.1%的一半。
出口方面:据中国海关最新统计数字显示,2014年1-11月我国塑料制品出口量为866万吨,与去年同期相增加6.2%。
当前我国塑料加工业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传统制造业,在国际上处于产业价值链中低端,其竞争优势基本是以廉价劳动力支撑的初级比较优势。目前这一优势正在削弱,同时资源、环境、能源的约束力也在加大,传统盈利模式受到挑战。未来塑料工业需要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完善创新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技术进步、提高装备自主化水平等措施,推动产业的转型和升级,利用“四新”(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产品个性化、高端化、小批量、定制生产等加速产业链的高端转型。
国内宏观经济
12月9日至1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分析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总结2014年经济工作,提出2015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李克强在讲话中阐述了明年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对明年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作出具体部署,并作总结讲话。
会议指出,2014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贯彻落实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加强和改善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牢牢把握发展大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深化改革,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有针对性进行预调微调,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稳步发展,全年主要目标和任务可望较好完成,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经济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深化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同时,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结构调整阵痛显现,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部分经济风险显现。
会议指出,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狠抓改革攻坚,突出创新驱动,强化风险防控,加强民生保障,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会议提出了2015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二、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三、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四、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五、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
上游原料走势
(一)原油:欧佩克近日发布报告称,预计2015年全球对欧佩克原油的需求将下降至每日2892万桶,比之前一个月的预估减少28万桶,比当前产出少逾100万桶。报告称,2015年全球对OPEC原油的需求料降至逾十年来最低水准,并远低于当前的产出,表明若OPEC不减产或美国页岩油开采热潮不降温,供应将严重过剩。
受欧洲和亚洲疲弱的经济前景影响,该报告调降了对2015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长预估,并预计页岩油气等非传统石油资源的产量增长将快于预期。但欧佩克同时指出,如果油价一直维持在低位,其增速也可能减缓,尤其是页岩油气的增长。欧佩克预计,非欧佩克石油供应2015年将每日增长136万桶,将主要来自美国,这比上个月的预测高出12万桶。
(二)乙烯:2014年我国乙烯工业迅猛发展,产能增速明显加快,2014年我国约有12套新建装置投产,新增乙烯年产能约368万吨,总产能较2013年增长20.2%,增速加快13.55个百分点,其中新增的产能大部分来自于MTO项目,占比达78%。
据预计2015年,我国乙烯当量需求量约3800万吨,乙烯产能将达到2700万吨/年。但受煤制甲醇、甲醇制烯烃工艺商业化及页岩气工业革命影响,传统石脑油制乙烯竞争力减弱,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乙烯产能建设增速。未来中国乙烯产能增加主要依赖煤化工,蒸汽裂解路线的不确定性明显增加,预计2015-2020年煤制烯烃将新增乙烯产能519万吨/年,预计到2020年,国内乙烯产能将达到3560万吨/年,当量需求在4760万吨/年左右。
综上所述,2015年全球经济仍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会对聚乙烯市场产生较大的影响,随着页岩气开发及煤制烯烃技术的成熟,聚乙烯成本有望降低,通用料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未来需在宏观经济、上游原料、终端需求等方面多加关注,此外还需关注石化价格政策走向,趋利避害以适应市场变化。
(关键字:PE PE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