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15年PE市场行情 展望2016年形势

2015-12-25 9:42:56来源:中商网撰写作者:陈丽娟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一、2015年国内PE市场行情回顾

1月国内PE市场整体走低为主。本月国际原油期货及亚洲乙烯震荡走软,亚洲石脑油先跌后回暖。月初,元旦节后归来,业者心态未恢复,石化连番挂牌调降,且进口料进关冲击,市场看空情绪明显,混乱走跌;中旬开始,随着原油震荡走势,线性期货反弹,石化表现出挺市,控量调涨,华南华东等市场货少支撑,报价随行走高;但下旬开始,石化价格松动,市场心态谨慎,逐步窄幅让利,商家出货不畅,下游投交刚需。

2月国内PE市场缓慢回暖。节前,原油价格企稳反弹,对化工品成本支撑加强。下游节前备货,石化库存不多,出厂价格维持坚挺,提振价格走高,但由于春节假来临,下游停工放假,需求平淡市场成交稀少,商家持观望态度;节后原油价格再次上涨提振市场,企业再次上调价格,下游逐步开工。

3月国内PE市场处于高位运行。本月原油及亚洲石脑油后期走强,乙烯走势强劲。国内PE石化月初控量调涨,中旬小幅松动,下旬开始继续连翻调涨。市场随石化调整,心态跌宕起伏,但在资源较少及期货带动下,整体走势强势向上,月涨幅在400-1000元/吨左右。下游需求跟进较缓,多刚需。

4月国内PE市场价格进一步走高。月初,原油、石脑油起伏不定,亚洲乙烯处于高位偏上,国内PE石化持续性上调,利好商家,市场逐步跟涨,因终端需求不足;月中PE市场有所回调,且连塑期货主力合约上涨后显示部分指标有做多信号,随后原油结束上周涨势,开始下行,上游以及连塑续涨,PE市场未有明显上游提振带动;但月底前PE石化多拉涨,商家无过多跟涨,皆因终端对目前高位情绪恐慌,市场适当放缓,总体多以横盘为主。

5月国内PE市场总体维持高位。月初因PE石化的硬性支撑,但随着终端的理性观望,前期试探性拉涨热情转淡,商家继续寻求买盘,市场看空情绪开始聚集,加上原先上游推涨,商家成本位偏高,难以吸引采购方;月中PE石化价格下调,中石化华南低压下调,总体看PE市场需求不佳,主要原因是前期提价后震荡下行,买家对跌势难以把握,加上本身备货意向不多,成交难以突破;月底市场初步预期筑底,个别市场略有小涨,市场倒挂出货;同时月尾外盘利空较多,PE市场心态不佳。

6月国内PE市场盘整运行。月初受原油大涨,连塑期货冲高回落,PE石化部分降价,中石化华南存支撑,中油华南中空小跌;随后亚洲乙烯市场休市,原油走跌,PE市场支撑力度不足;端午节前后,市场心态两面化,随着月底到来,石化受连塑带动部分出厂上调50-100元/吨,市场跟涨且询盘好转。

7月国内PE市场疲软运行。月初LL1509合约低开下挫,石化部分调涨,但市场心态颇低震荡运行,同时受全球经济悲观形势影响,央行陆续出台政策面救市,多数人士情绪迷茫;月中场内消息面较为混乱,一方面供需失衡,导致市场成交拖曳,一方面部分装置检修预期又对后市看好行情形成补充,同时多因素导致PE逐步失去动力;月底前部分商家低位反弹,石化方面涨跌互现,随着8月初石化价格公开指引,市场表现尚可。

8月国内PE市场行情整体走低。月初PE石化价格总体下滑,市场缺乏有效判断,同时连塑期货以及原油纷纷走空,商家出货困难;中旬原油收涨,期货走高,石化PE部分调涨,但由于下游需要无明显好转,支撑力度有限,市场进入盘整状态;月底前受全球股市下跌的影响,单体以及期货合约的打压,PE市场大幅降价,此后国家出台双降政策,一定程度上利好现货市场,出现逐步反弹。

9月国内PE市场表现不佳。月初,原油价格上涨刺激市场,PE市场稳中走高;中旬市场相对稳定,走稳为主;下半月市场无利好消息,需求一直处于低迷状态,石化企业纷纷下调整出厂价格,商家信心流失,让利出货为主,下市场弱势走低。

10月国内PE市场先扬后抑。受上游和外盘利好影响,月前国内PE市场利好拉涨,此后支撑力逐渐消散,石化开始着手降价;因期货方面走势不佳,月中石化继续调降,随着石化库存高位向下调整,价格跌势也逐步收窄,部分持货商不愿意继续看空操作,但迫于上游压力只好将价格控制在50-100元附近调整;月底,石化库存有所消耗,贸易商有货难销,部分商家尝试性拉高,但终端需求一般。

11月国内PE市场先抑后扬。月初受前期石化供应下降影响,加上开单等因素,石化方面价格部分攀升50-100元/吨,但整体体接货意向不高,终端需求冷清;月中石化继续降价,市场倒挂出货,商家接货后持续难销,随后市场传闻石化意向保价后,市场出现缓解跌势的苗头;月底,虽然石化考核等因素使出厂价继续下调,但上游以及期货的带动,加上市场货源的紧缺,使市场价格有了较好的反弹,并带动了部分下游成交。

12月国内PE市场震荡整理,局部小幅下滑。月初,多数石化企业纷纷上调出厂价,且期货高开上扬,贸易商跟随上调报价,但终端只维持零星采购,涨势不够强劲;月中,随着国际原油跌破40美元大关,市场心态遭受打击,加上石化企业开始下调出库价,贸易商对后市信心不足,部分小幅让利销售;月底,线性期货高开震荡,高压和线性货少价格略高,但部分石化继续下调部分低压价格,部分商家心态悲观,随行小幅跟跌,终端接货积极性不高,刚需采购为主。

二、影响2016年PE市场走势的主要因素

国内宏观经济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8日至21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总结2015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国内国际经济形势,部署2016年经济工作,重点是落实“十三五”规划建议要求,推进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李克强在讲话中阐述了明年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具体部署了明年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并作总结讲话。

会议强调,明年及今后一个时期,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相互配合的五大政策支柱。第一,宏观政策要稳,就是要为结构性改革营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实行减税政策,阶段性提高财政赤字率,在适当增加必要的财政支出和政府投资的同时,主要用于弥补降税带来的财政减收,保障政府应该承担的支出责任。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为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降低融资成本,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和社会融资总量适度增长,扩大直接融资比重,优化信贷结构,完善汇率形成机制。第二,产业政策要准,就是要准确定位结构性改革方向。第三,微观政策要活,就是要完善市场环境、激发企业活力和消费者潜力。第四,改革政策要实,就是要加大力度推动改革落地。第五,社会政策要托底,就是要守住民生底线。

会议认为,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结构性改革任务十分繁重,战略上要坚持稳中求进、把握好节奏和力度,战术上要抓住关键点,主要是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

会议强调,推进结构性改革,必须依靠全面深化改革。要加大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力度,推出一批具有重大牵引作用的改革举措。要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快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加快推进垄断行业改革。要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抓住划分中央和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完善地方税体系、增强地方发展能力、减轻企业负担等关键性问题加快推进。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尽快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护的股票市场,抓紧研究提出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方案;加快推进银行体系改革,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加快发展绿色金融。要加快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善个人账户,坚持精算平衡,提高统筹层次。要加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保基本、强基层的基础上,着力建立新的体制机制,解决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会议指出,要继续抓好优化对外开放区域布局、推进外贸优进优出、积极利用外资、加强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加快自贸区及投资协定谈判、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等工作。要改善利用外资环境,高度重视保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高度重视保护知识产权,对内外资企业要一视同仁、公平对待。要抓好“一带一路”建设落实,发挥好亚投行、丝路基金等机构的融资支撑作用,抓好重大标志性工程落地。

会议强调,要坚持瞄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放松,科学确定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把握好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平衡,稳定和完善宏观经济政策,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坚持大力推进结构性改革,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坚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依靠改革创新加快新动能成长和传统动能改造提升。要用新思路新举措深挖内需潜力,持续扩大消费需求,发挥好有效投资对稳增长调结构的关键作用,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要大力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着力抓好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要加快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要推动绿色发展取得新突破。要保住基本民生、兜住底线。要健全督查激励问责机制,促进各方面奋发有为、干事创业。

上游原料走势

(一)原油:2016年全球原油市场总体供需宽松,但供需形势趋于好转,供需差缩窄。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产油国预计,2016年油价明显上涨的可能性不大,原因是届时伊朗的额外产量可能加剧供应过剩,而且产油国自愿限产的希望仍然渺茫。随着针对OPEC成员国伊朗的国际禁运即将被取消,石油市场供过于求的状况还会雪上加霜。伊朗迫切要求使该国石油工业重新满负荷运行。取消伊朗禁运的前景可能使2016年石油市场供应大幅增长,甚至会远远超过美国生产下降的影响。穆迪认为,这件使原油供应过剩的状况长期延续,并使油价维持低位。

OPEC预计,2016年全球石油需求将增长125万桶/日,由于受到油价崩跌的打击,非OPEC石油供应将下降约40万桶/日,从而使过剩的供应较今年减少逾一半,至约90万桶/日。然而,伊朗石油供应增加可能抵消非OPEC产油国减产的影响。伊朗政府计划在明年制裁解除后,将石油产量增加至少100万桶/日,大约占到全球石油供应的1%,不过市场对于伊朗到底能增产多少,以及何时开始增产仍持怀疑态度。

穆迪下调了原油价格预期,称长期原油市场生产过剩对油价形成威胁。穆迪将2016年布伦特原油价格预期从每桶53美元下调为43美元,将WTI原油期货价格预期从每桶48美元下调为40美元。

(二)乙烯:全球乙烯供需仍将较快增长,预计2015年到20年全球乙烯产能及需求仍将快速增长,其产能及需求的增速、增量均超过十二五时期,“十三五”期间全球乙烯需求增速4%左右,快于“十二五”期间3.1%的增速。大量新增乙烯产能投放造成全球乙烯开工率急速下滑,预计2014年到2020年间世界乙烯需求增速快于产能增速0.3个百分点,2016年以后全球乙烯开工率将保持在88%以上。

2014年我国乙烯的产量达到了1819万吨,其中传统石油基路线产量占95%左右,随着国内经济的增速放缓“十二五”期间乙烯产量年均增速将由“十一五”期间的13.5%降至7%左右,乙烯当量消费的满足率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2015年1-10月生产乙烯1445.64 万吨,同比增长2.52 %。“十三五”期间受经济增速放缓终端产业结构调整等影响,乙烯消费从“十二五”期间的5%左右降为4%左右,预计到2020年国内的乙烯当量消费将达到4400万到4500万吨,较2014年净增800万到900万吨。“十三五”期间虽然石化装置陆续投放,预计2020年国内乙烯产能跟当量的就是说乙烯产能处于当量的满足率就是将从目前的57%增长到67%。

供应方面

2015~2020年,全球聚烯烃需求平均每年将以GDP增速约1.3倍的速度增长。虽然亚洲产能将继续增加,但该地区的装置利用率仍将维持较高水平。未来几年间,亚太地区的聚乙烯新项目主要位于中国、印度和韩国,中国将继续成为动力源泉。中国正成为世界上最大的PE薄膜和包装袋出口国,大量供应北美、西欧和日本。另外各行业对薄膜、编织袋、管材、电缆料、中空容器、周转箱等制品需求将带动聚乙烯消费量增长。

国内方面:2015 年前三季度我国没有新建的煤/油制烯烃产能投产,主要处在前期投放产能的消化期,PE 产能利用率达到87%,属于较高水平。随着2015-2020年油制及煤制烯烃装置不断投产,国内PE产能将呈现大幅度的增加,到2020年产能将达到2187.4万吨,实际需求将达到2630万吨,存在442.6万吨的缺口。到就各品种来看,国内高压到2020年仍将处于供不足需的状态,缺口为51.2万吨/年。LLDPE到2020年将呈现明显的供大于求的现象,过剩产能达到106.7万吨,国内低压将达到895.3万吨的产能,需求将在1180万吨,仍有很好的发现前景。

需求方面

未来10年,以包装为主要用途的聚乙烯后市需求看好。随着人口不断增加,食品安全保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食品更高产量和更安全的储存需求也在提升。与此同时,出于对产品和包装的环境影响担忧加剧,轻便、可回收和可再利用的聚乙烯产品成为关注的焦点。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对聚乙烯中空料(吹塑料)和注塑料的需求在猛增,比如洗衣液取代洗衣粉,饮料方面的多元化发展等都正刺激增加中空料的消费。聚乙烯无毒,特别适合于生产家用器具、日用塑料等注塑产品,例如保鲜膜,食品盒等等,相关产品的需求每年都在大幅度提升中。

人们对反季节蔬莱需求的增长促进了中高端农膜的需求(大棚种植),而聚乙烯特别适合于高性能、薄型化、多功能农膜的发展。

作为聚乙烯主要消费领域的塑料薄膜,由于其多应用于终端消费及运输环节,其需求的增长与国内整体经济形势的发展关系较大,基本维持着略高于国内GDP的增长,其增长势头稳定,存在需求刚性。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对包装材料的功能和多样化要求提高,比如保鲜膜、阻气阻光膜、选择性渗透膜、抗菌膜和印刷膜等,未来PE对于薄膜行业的应用领域将更加细化。

聚乙烯的另一个重要的消费领域是塑料管材,它的产量也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加快、市政管道建设项目增加的实施不断增加。然而国内PE管材企业普遍存在产品雷同、新产品开发缓慢、特种牌号原料主要依赖进口等问题。

综上所述:随着聚乙烯行业的发展,市场价格的波动已逐步回归于基本面,也就是供应和需求面,而且供应充足,需求薄弱,再加上销售模式也是更加的多样化,另外原油受缘政治、美国库存及欧美股市等等各种因素影响走势不确定,预计2016年上半年市场价格或先涨后落,下半年走势或较为纠结。

(关键字:PE PE市场)

(责任编辑:00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