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橡胶:处于历史性底部趋势难改 整固仍需时日

2018-1-3 8:52:26来源:天然橡胶网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2011—2016年,天然橡胶经历了长达五年的熊市,价格一路从43500元/吨的历史顶点跌至9350元/吨,行业心态极度悲观。2016年泰国南部严重旱情和9·21治超新政,使得供需关系得到修正,胶价止跌反转后加速拉升。去年12月1至10日连续降雨,泰南11个府遭受洪涝灾害,引发市场对天然橡胶减产的预期。去年12月底至今年1月底,泰国再次发生洪灾,和第一次相隔很近,而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远超前者,波及泰南12个府。橡胶园大面积淹没,割胶无法进行;道路桥梁冲毁,船期被推迟。泰国洪水严重影响橡胶生产加工和交通运输,2月炒作行情达到年度顶点22310元/吨。

事后证明,洪水造成的减产不及预期,泰国抛储打压市场导致行情急转直下,橡胶进入下行通道。去年12月28日第一轮计划抛储9.2万吨,由于起拍价格太高,且库存老胶质量参差不齐,最终流拍。1月17日第二轮抛储顺利进行,共拍卖10.4万吨,成交价格在64—75泰铢/公斤,远低于市场价,引发沪胶大跌。2月14日第三轮抛储展开,共拍卖9.5万吨,烟片成交均价75泰铢/公斤,标胶成交均价66泰铢/公斤,沪胶由此开启下跌行情。3月21日开始的第四轮抛储非常坎坷,厂商无人问津,仅成交1.3万吨。剩余15万吨橡胶价值约140亿泰铢,由于胶价过低抛储计划无限期推迟。

随着东南亚天胶主产区陆续进入开割季,供应压力全面回升,保税区和交易所库存迅速累积。下游需求后劲不足,轮胎开工率旺季下拐,重卡和乘用车销量二季度环比回落。橡胶自2月中旬高点过后,进入长达3个月的暴跌通道。经过一段时间的低位整固后,橡胶止跌企稳,反转上行。受黑色系大涨刺激,大宗商品整体市场情绪向好,叠加产胶国联合保价炒作,盘面一度回升至17840元/吨的阶段性高点。

9月三大产胶国召开部长级会议,市场此前普遍预期天胶供应削减幅度在10%—15%左右。然而此次三国会议上,部长们表示对目前价格相对复苏感到满意,同时称需要增加本国10%的消费量。期待已久的联合保价并未实现,会议仅仅对去年的400万吨限制出口计划进行了回顾,没有新的减产举措出台。橡胶供需关系疲软,盘面高升水的情况下,政策利好预期落空,无疑是雪上加霜。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的背景下,黑色系降温回调,工业品形成负反馈,泡沫破裂进一步加速价格下跌。基本面较弱的品种通常首当其冲,引发橡胶暴跌重挫,将整个三季度涨幅悉数回吐。

进入四季度,东南亚主产区处于割胶旺季,国内轮胎及车市平淡无奇,供应压力较大而需求拉动不足,胶价难以反弹。下方逼近天胶生产成本线,又是技术上的密集成交区,进一步下行空间有限,盘面在[13000,14000]区间内维持箱体震荡走势。产胶国宣布执行出口吨位计划,利好突发使得橡胶再度向上突破,云南、海南进入停割季,泰国洪水炒作升温,橡胶经过调整后背靠14000一线企稳。

(关键字:天胶 底部 难改)

(责任编辑:0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