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橡胶需求将低速增长 产能仍将增长

2018-1-10 9:04:56来源:中粮期货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一、2018年需求将转为低速增长 
  
     1. 2017年重卡销量为何火爆 
  
     预计2017年全年销量113万辆,同比增长55%。本轮重卡行业的反弹始于2016年。2016年1~9月我国销售重卡49.2万辆,同比增长20.1%。2016年10~12月我国销售重卡23.7万辆,同比增长68.2%,增速水平大幅提升。16年前9个月重卡行业是在更新率极度偏低的背景下,国家稳增长政策带来的恢复性反弹,而16年4季度重卡行业超市场预期的增长主要与治超新规有关。与2010年相比,从去年开始的本轮重卡行情驱动变量的稳定性和持续性都要更强。针对存量重卡的查超新规,是对重卡行业的最大改变,改变了行业保有量过剩的问题。 
  
     物流车是重卡细分市场中的主角,物流车的增长是重卡回暖的中流砥柱。超限超载治理实施带来新增需求约80万辆。按原规定,6×2和6×4车型载重上限都是55吨。新规下6×2车型载重上限46吨,6×4车型载重上限49吨。一般车身自重8~9吨,加挂车6吨左右,因此实际有效运力下降20%左右。以物流车保有量398万辆(2016年重卡保有量为569万辆,物流车占比约为70%)为基数,预计2016~2018年期间累计带来新增需求约80万辆。 
  
     借助地产投资超预期的稳定以及基建的强势,工程车逐步发力,在物流车增长开始乏力时,工程车很好地接棒。工程车占比从2017年1月份的16%上升至10月份的26%。 
  
     2.2018年重卡销量是否会从高位回落 
  
     2018年,治超新规的影响力将逐步消失,宏观对重卡需求的刺激作用将大概率减弱。综合分析房地产和基建,2018年预计缓慢稳定下行,维持目前水平难度较大。2018年重卡的增长主要要依赖于环保所带来的更新需求。2017年中央定调来年的工作重点,防范风险、精准扶贫、环保。所以,2017年四季度高压的环保形势仍将延续。出于环保要求,各省市纷纷出台国Ⅲ重型柴油车限行政策。根据工信部要求,2008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重型柴油车国Ⅲ排放标准;2013年7月1日起,国Ⅳ排放标准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乌鲁木齐、兰州等19个地区严格执行,2015年1月1日起在全国执行;2017年7月1日起全国执行国Ⅴ标准。 
  
     根据广发证券的计算,根据中汽协公布的重卡销量数据,2008年7月至2012年12月重卡总销量为332.9万辆,13、14年重卡销量分别为77.4、74.4万辆。考虑到13年7月以来柴油车国4排放在各地陆续实施,若假设13年重卡销量中国3车型占比为90%,14年国3车型占比为50%,测算出国3重卡理论保有量约为440万辆,再考虑重卡5~8年的更新时间,测算得截至2017年末国3重卡保有量对应约为106.9、170.3、258.5、360.0万辆。2018年环保带动的重卡更新需求量并不小。 
  
     综合来看,失去了房地产和基建的有力支持,仅在环保的带动下,预计2018年重卡销量不会大幅下降,但是也难以实现今年的增长,来年预计将维持低速增长。 
  
     3.重卡销量是否还能代表橡胶需求 
  
     2017年之前,重卡销量与沪胶走势的大方向相关性极高。虽然市场普遍都清楚,重卡销量只能代表轮胎配套需求,而配套需求对橡胶的消耗相比轮胎替换需求小很多。由于轮胎替换并没有权威的数据,所以市场只能以重卡销量来衡量橡胶需求。然而,2017年沪胶价格与重卡销量出现了重大的变化。上半年重卡销量继续高增长,而沪胶一落千丈;6~8月重卡淡季不淡,大大超出市场预期,而沪胶涨幅却不大;9月之后重卡销量仍旧不错,但是沪胶走势再次与重卡销量背离。 
  
     2017年的背离是治超新规造成的。治超新规出现之前,配套市场与替换市场维持一定的比例关系,所以配套需求可以大致反应橡胶下游的需求情况。而治超新规导致重卡单车运力下降,轮胎磨损程度随之下降。进而导致了重卡新车需求和重卡配套轮胎需求的上升,同时导致了重卡替换轮胎需求的下降。轮胎配套市场与替换市场的平衡被打破,最终使得2017年沪胶与重卡销量走势背离。 
  
     然而,治超新规的影响力终会淡去,配套市场会再次与替换市场实现新平衡,重卡销量在经历治超新规的冲击后,未来仍可作为理想的反映橡胶下游需求的指标。


     二、2018年供给将低于市场预期 
  
     1.2017年全球产量增速回到正轨 
  
     2016年全球产量几乎零增长,为沪胶大涨提供了条件。2017年产量增速回到正轨,ANRPC1-9月的产量同比增速基本上维持在4%以上。随着高产季的到来,ANRPC的月度产量已经超过100万吨。泰国产量恢复明显,5月开割以来泰国的产量同比增速均在6%以上。8月份,泰国产量达到45万吨以上。印尼产量增速相对平缓。4~8月,印尼产量均是同比减少,减幅为2%~4%之间。不过1~9月的累计产量为246.6万吨,同比增长2%。 
  
     2017年天气问题一度成为市场热点。一月份泰国洪水不仅影响了割胶,还冲毁了公路,阻碍了橡胶的运输。由于当时正值泰国生产旺季,意外的洪水使得市场相信2016年产量零增长,2017年供给的问题将更进一步。然而,大大超出市场预期的是,2017年2月泰国产量大幅反弹,综合来看,泰国洪水对产量的影响十分有限。 
  
     2017年全球产量的恢复为沪胶全年的大跌奠定了基础。 
  
     2. 预计2018年橡胶产能仍将增长 
   
     橡胶产能问题是老生常谈,近几年每次做长期的展望时,圈内人士都会提及橡胶不断增加的产能。橡胶和钢铁煤炭不同,钢铁煤炭的生产企业在国内,国家去产能的政策对煤炭钢铁行业有直接的影响。而橡胶主产区主要在东南亚国家,国内的去产能政策根本不影响橡胶的产能。2009年开始,全球天胶的总种植面积就一直在增长。 
  
     橡胶总种植面积实际上包括了橡胶的产能和潜在产能,已开割胶林面积和即将开割胶林面积为实际的产能(开割面积中其实还需要根据胶林的年龄做进一步的探讨,但是复杂而精细的环节往往对大格局影响不大,所以不做更加深入的探讨),未到开割年龄的胶林为潜在产能。2005年~2011年,泰国、越南、中国曾经新种了大面积的胶林,印尼和印度的种植面积也有一定程度的增长。2013年主产国新种面积开始下降,2015年和2016年跌入冰点。橡胶树一般种植后5~7年可以开割,开割的头两年产量非常低,第三年开始正常生产。2018倒推7~9年,即是2009~2011年。2009年~2011年正是新增种植面积的旺季。2018年开割胶林的面积已经巨大,再加上2009年~2011年新增种植面积在2018年正常生产,2018年的产能压力将非常大。 
  
     3.单产预计将会下行 
  
     产能还是会对价格有很大影响的,但是相比产能,影响更大的是单产。单产主要取决于天气和胶农开割意愿。天气是提高单产的先决条件,如上所述,除非出现灾害性天气,否则天气一般不会对单产造成太大的影响。回顾历史,事实上天气因素对价格造成实质影响的时候非常少。而且2018年是否会有天灾目前也不可能预知,所以该因素暂时不作考虑。胶农割胶意愿方面,通过对历史的观察,胶农割胶意愿的起伏类似于蛛网原理。当年的价格决定下一年的割胶意愿。比如2016年,通过对泰国产区降雨数据的监控,得出当年天气并没有大的问题,但是2016年产量却是零增长,问题就出在了胶农割胶意愿低迷。2016年橡胶价格出现明显回升,产量并未大幅提升。由于2016年年底时橡胶价格已经高企,所以2017年价格虽然出现大幅下跌,但是产量却一直在增加。产量波动的背后更多地是胶农割胶意愿在发生变化。由于2017年胶价再次跌入谷底,所以预计来年胶农割胶意愿并不高,来年即使割胶面积增加,产量增长也极有可能低于市场预期。

     三、2018年展望 
  
     1.需求方面 
  
     2018年重卡市场将转为低速增长。2017年重卡市场延续了2016年四季度的高速增长,治超新规与经济回暖是主要推手,物流车与工程车都大步前进。2018年,预计房地产投资将缓慢下行,经济对重卡的支持力度将减弱,环保驱动的替换车需求将接棒支撑重卡销量的增长。然而,由于今年基数太高,仅凭环保的力量难以再实现同比大幅增长。预计重卡销量增速将下降,但绝对数字将位于高位。由于2017年的高基数是有目共睹,所以即使重卡销量转为低速,仍旧符合市场预期。 
  
     2.供给方面 
  
     产能增加与单产减少的博弈将会决定2018年的供给压力。产能方面,由于历史的问题,2018年的产能增加仍旧是难以扭转的。虽然天气因素有可能会影响全年的供给量,但是从历史上看,这种概率太低。而且天气因素难以预判,只能是出现严重天灾后再调整观点。单产方面,今年年底的历史级的低价会打击国内外胶农的割胶积极性,2018年的单产很有可能会出现下降。由于市场普遍认为2018年供给压力会很大,将延续今年下半年的形势,所以笔者判断,2018年的供给压力将很可能低于市场预期,从而形成利多。 
  
     综合来看,供给低于预期,需求符合预期,我们预计2018年沪胶将逐步走强。 
 


 

(关键字:2018 橡胶 增长)

(责任编辑:0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