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税区库存增加 橡胶市场货源消化缓慢

2018-7-16 8:45:09来源:天然橡胶网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截至7月2日,青岛保税区橡胶总库存为18.85万吨,较6月中增加0.65万吨,增幅为3.57%,天然橡胶与合成橡胶库存均有明显增加。具体品种来看,天然橡胶库存为7.33万吨,较6月中增加0.35万吨;合成橡胶11.15万吨,较6月中增加0.3万吨;复合橡胶维持0.37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青岛保税区橡胶总库存同比减少30.39%。

   供应方面来看,6月,东南亚天然橡胶主产国生产情况大致正常。中上旬,产区天气情况利于割胶,主产国产胶情况顺畅。中下旬,雨水相对较多,令原料供应出现阶段性偏紧局面。但降雨属于正常情况,并未引发特殊自然灾害事件。鉴于大多数产区橡胶树长势良好,市场对年内天然橡胶产量多表示乐观。印尼主产区因非正常多次落叶导致减产,下半年割胶情况才会逐渐得到恢复。需求方面,上旬因上合峰会影响,山东地区环保督查严格,青岛及周边地区厂家多处停车检修或限产状态,拖累轮胎行业整体开工下行。月中,上合峰会结束,厂家生产及物流运输逐渐恢复,但环保督查力度不减,厂家开工恢复缓慢。据了解,部分小型厂家受农忙及端午假期的影响,装置开工较晚。截至6月底,国内轮胎企业整体开工率下降至55%,全钢胎开工率约为58%,半钢胎开工率约为57%,斜交胎开工率约为50%。

   通常情况下,库存与价格走势呈现负相关性。截至7月2日,青岛保税区天然橡胶库存较6月5日增加1.01万吨,增幅15.98%;泰国20#标胶港上及近港价格在1350美元/吨,较6月初下跌100美元/吨,降幅达6.90%。本周期内,青岛保税区天然橡胶价格下跌而库存增长,符合这一规律。海外船货陆续到港,供应充裕。下游轮胎工厂维持刚需补货,需求并不活跃。供应增加而需求平淡,区内橡胶库存逐步增加。6月下旬,受20号胶立项及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影响,橡胶行情大跌,刺激部分业者逢低补货。但随着人民币连续贬值,导致美金货源需求减弱,商家出货压力加大,人民币混合胶市场交投相对活跃。

   上期所天然橡胶库存延续增长态势。截至6月29日,上期所天然橡胶总库存为50.51万吨,可交割的天然橡胶库存为45.75吨,可交割库存较6月初增加1.17万吨,增幅为2.62%,同比去年增幅约36.20%。对比6月初,各地区期货交割库橡胶库存均有增加,其中上海、山东地区仓库库存增量最多,均增加3500吨以上,其次为云南地区仓库,库存增加约2600吨。云南产区,国营大厂仍积极抢购原料,生产交割品为主。因全乳胶利润有限且市场走量欠佳,民营加工厂多调整生产轮胎胶TSR9710或TSR20。销区市场流通的全乳胶仍以16年胶为主。胶价处于相对低位,商家对17年胶无意出货,市场流通货源偏少。

   6月份,国内天然橡胶期现货价差快速缩减,截至6月底,沪胶主力1809合约与16年全乳胶现货价差约在300~500元/吨,较上月缩减350~400元/吨。6月下旬,因20号胶立项及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影响,橡胶期货暴跌。全乳胶市场价格跌至万元以下,刺激中下游客户积极接货补仓,市场交易增多。随后市场贸易商逐步调整现货报价,期现价差进一步收窄。

   后市预测

   预计7月份青岛保税区橡胶库存或维持缓慢增长态势。7月份,全球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国——泰国将进入雨季,频繁降雨将令原料收购阶段性偏紧情况更加明显。继6月下旬胶市大跌后,行情再度陷入胶着局面,市场涨跌两难。因美元持续走强,令橡胶进口成本增加,业者操盘谨慎,或削弱国内进口商接盘积极性。而时值下游工厂传统订单淡季,需求市场采购气氛平淡,令橡胶市场货源消化缓慢。

(关键字:橡胶 货源 缓慢)

(责任编辑:0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