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橡胶工业技术进步历程(二)

2021-5-13 9:38:18来源:网络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改革开放,橡胶工业的第一要务是技术进步、产品升级换代。全行业建立起厂院结合的研发机制,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机制,有效地提升了生产技术水平、产品质量水平和更新换代速度。

斜交胎优质轻量、优化结构设计和提高行驶速度“三项改造”,以及配套的骨架材料尼龙化、硫化“以机代罐”等具体技术措施实施,速度快、效果好,涌现出桦林、黄海、双钱、回力和东风等“十万公里(一次行驶里程)、百万套(单厂年产能)”大厂。靠自主研发,靠跨部门、跨行业集体攻关,河南轮胎厂在1977年试制出第一条大型无内胎工程斜交胎之后,1987年正式生产出36:00-51巨型工程轮胎,从而结束了工程巨胎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胶鞋行业以运动鞋、旅游鞋、休闲鞋等中高档产品为主的技改获得成功,改变了市场上几乎是清一色解放鞋的旧貌。“七五”之初,以子午线轮胎、高强力及难燃输送带以及为汽车、电子家电和工程建设配套的橡胶制品等为主、旨在产品升级换代的技术改造,即全面展开。

子午线轮胎研发,起始於1958年前后,但由於国外技术封锁而停滞不前。改革开放创造的条件,成套技术装备的引进,一下子使国内外技术差距缩短了几十年;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技术,则更加符合国情,使高端技术易於推广应用和普及,从而使中国轮胎发生质的变化,高速发展的是更新换代产品,国际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关键字:橡企 历程)

(责任编辑:0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