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内天然橡胶冲高回落后迎来震荡下跌走势,基本面来看,需求端利好跟进不足导致天然橡胶大幅下挫,下面就后市主要影响橡胶价格的几个因素进行探讨分析。
一、供给端
根据ANRPC最新发布的9月报告预测,2021年全球天然橡胶产量料同比增加1.4%至1378.7万吨。其中,泰国降3.9%、印尼增2.8%、中国增21.4%、印度增15.3%、越南降2.1%、马来西亚增3%。近两年,泰国天然橡胶产区因为天气、疫情等原因导致产量下降,后期产量预计保持稳定,难有超预期表现。
从进口来看,从10月的天然橡胶进口量来看仍然偏低不及预期,11月市场普遍预期或环比走高,后续陆续上升,港口库存去化将放缓或转为累库趋势。
从国内来看,2021年国内1-10月产量同比去年增长约30%,环比2019年增长1.9%;除开去年,国内天然橡胶年产量每年增长相对比较平稳。云南主产区将在11月后逐步停割,海南产区紧随其后,预计将在12月停割,11月、12月国内产量从季节性来看会呈现先高后低逐步减少的趋势。
从产区的天气情况来看,据国家气候中心10月22日最新消息,今年7月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持续下降,预计10月进入拉尼娜状态,并于冬季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鉴于2020-2021年秋冬季曾出现拉尼娜事件,2021年将是“双拉尼娜年”。回顾2020年,开割季的云南干旱天气,以及年底的“冷冬”,延迟了云南产区的开割时间,天然橡胶盘面一路上行。若后续天气影响因素持续,对产区原料价格形成一定支撑。
从目前的仓单数量来看,同比高于去年,但仍处于历年低位,对价格影响相对中性。
二、需求端
从国内下游开工率来看,近期下游橡胶轮胎开工小幅回升,但9月、10月两个月的全钢胎以及半钢胎开工率都处于近几年来的低位,侧面反应了下游消费疲软,轮胎库存压力较大,但下游经销商阶段性补库对于库存消化有所推动。
在轮胎配套市场方面,今年10月份,我国重卡市场预计销售各类车型5.3万辆左右,环比下降10%,同比下滑61.5%,是今年以来月销量的第二低位,仅略高于8月份的“谷底”销量。9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07.7万辆和206.7万辆,环比分别增长20.4%和14.9%,同比分别下降17.9%和19.6%,一是因为市场煤炭短缺,厂家限电限产,二是缺芯问题仍然持续影响汽车生产,缺芯问题同样在持续影响着海外市场,欧美最新汽车销量数据环比走弱,也同样更多来厂家缺芯的影响,后市汽车新车销量或趋于稳定。若后市汽车芯片问题得到缓解,全球汽车产销有望环比走好。
三、总结
综上所述,对于供给增加但具有天气等不确定因素,需求内弱外强仍有好转空间的天胶来说,应该保持低位乐观,高位谨慎的态度;对于2201合约来说,后市料宽幅震荡运行走势为主,建议投资者以区间震荡思路操作为主,后市除时刻跟踪供需变化外,也需要关注全球及区域性宏观风险。
(关键字:天胶 低位 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