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镍日评:震后最大担忧核泄露 期镍金属难有表现

2011-3-15 9:39:12来源: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2011.03.14(周一),LME期内盘在前日26095美元/吨基础上大幅低开115美元/吨,开在25980美元/吨的当日最高点,最低点25825美元/吨,收盘258,50美元/吨,跌245美元/吨,跌幅0.94%。期镍电子盘在前日25900美元/吨高开70美元/吨,开在25970美元/吨,亚洲时段盘初快速震荡向下,低位疲弱盘整,最低25525美元/吨,盘中尽管有所上冲,但上行力度有限:欧洲时段震荡走高,当日最高点26124美元/吨后震荡整理,后下探收于25870美元/吨,跌30美元/吨,跌幅0.12%。

进入2011年的第50个交易日,LME库存净减438吨,减为127986吨;注销量减264吨,减为9672吨;实际库存减174吨,减为118314吨。交易量大增6017手,增为26363手,增幅29.57%。前日持仓量增1107手,增为112996手,增幅0.99%。

周一,美股收低,但已经远离盘中最低点。在地震导致日本核电站发生爆炸之后,道指成分股GE与公用事业板块收跌。盘中道指最多曾下跌超过147点,最低降至11,897.31点,为2月1日以来最低水平。道指成分股GE(GE)收跌2.16%,这家公司为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设计了全部6座核反应堆,目前其中两座已经发生爆炸,并且危机仍在升级。GE将向其核能合资企业合作伙伴日立公司以及日本政府提供技术援助。

美国三大股指具体情况为:道指下跌51.24点,收于11,993.16点,跌幅0.43%;纳指下跌14.64点,收于2,700.97点,跌幅0.54%;标普500下跌7.89点,收于1,296.39点,跌幅0.60%。

周一,日本央行迅速采取措施,试图降低地震、海啸与核泄漏等灾害对经济造成的影响。该行将收购资产计划规模增加了一倍,并向货币市场投放了创纪录的15万亿日元(1831.7亿美元)以安抚市场对流动性的担心。在日本央行向市场注入流动性之后,美元兑日元汇率走强。但由于目前数据尚不完备,并且日本的核污染危机不断深化,市场对地震与海啸对金融业的最终影响感到越来越担忧。周一,东芝公司供应的福岛核电站三号反应堆发生爆炸,使东芝公司股价下跌了17%以上。日本日经225指数周一重挫6.2%,创两年多以来最大单日跌幅。美元兑欧元汇率走低。欧元区各国领袖同意将临时性救援基金——欧洲金融稳定计划的规模扩充到允许的最大规模4400亿欧元(6117.3亿美元)。此外,各国领袖还同意将希腊取得贷款的利率降低一个百分点。欧元兑美元汇率升至1.3994。基本金属内盘除镍外均收阳,期镍收25850美元/吨,跌幅0.94%;期铜收9195美元/吨,涨幅0.05%;期铝收2555美元/吨,涨幅0.39%;期锌收2330美元/吨,涨幅2.37%;期锡收29900美元/吨,涨幅1.36%;期铅收2520美元/吨,涨幅3.92%。

综合看,因日本发生有记载以来最强地震,并产生巨大的次生灾害(海啸及核电站核辐射泄露),损失巨大,初步估计已经超出1600亿美元,或将减慢了世界经济的复苏。但是,等待日后某一时期,此次灾难或是日本经济复苏的催化剂。但眼下谈及还为时过早,尤其核电站的核辐射泄露事态在继续,由此,期镍的主流资金在低位耐心吸筹。

(关键字:镍 日评)

(责任编辑:00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