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上调15省市非居民用电价格

导读: 昨日国家发改委召开新闻通气会宣布,上调山西等15省市的上网电价和工业、商业、农业用电价格,居民用电价格不变。其中,湖南、江西、安徽三省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6月1日同步调,剩余12个省市4月10日已上调上网电价,6月1日开始调销售电价...
关键字: 用电

昨日国家发改委召开新闻通气会宣布,上调山西等15省市的上网电价和工业、商业、农业用电价格,居民用电价格不变。其中,湖南、江西、安徽三省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6月1日同步调,剩余12个省市4月10日已上调上网电价,6月1日开始调销售电价。

专家分析表示,上调上网和工商业、农业用电价格,确实有利于提高发电企业积极性,但要长期解决用电紧缺问题,还应考虑建立电价和煤价联动机制,在居民用电上可尝试采用阶梯和分时电价;但考虑到通胀因素,居民用电短时间内不会有大幅调整。

根据此次上调方案,15个省市包括,山西、青海、甘肃、江西、海南、陕西、山东、湖南、重庆、安徽、河南、河北、湖北、四川、贵州。 其中,上网电价平均上调2分钱,最高山西3.09分,最低贵州1.24分;工业、商业和农业用电平均上调1.67分,最高山西2.4分,最低四川4厘。

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上调电价主要有三个原因:调节电力供需,保障电力供应,目前用电需求过大;抑制非正常电力需求,推进节能减排,眼下高耗能行业用电增速过快;缓解发电企业亏损。

对此,北京市政协副主席、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蔡国雄认为,导致我国目前出现电荒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因为我国缺乏发电设备,而是因为在煤价上涨的背景下,发电企业的发电积极性普遍不足,因此,本次上调15省市的上网电价,会对提高发电企业的积极性、缓解电荒发挥一定效果。但考虑到本次调价幅度并不大,将来用电价格的走向可能依然存在微调空间。

“当煤炭价格出现变化,或者通胀形势出现变化时,政策层面在平衡各方因素的基础上,可能对电价再次做出细微调整。”蔡国雄表示。

不过,蔡国雄同时提醒,上调电价只能短时间缓解电荒问题,要长期解决用电紧缺问题,还需要政策层面进行多方面的综合考虑。“我国可建立电价和煤价调整的动态机制,建立这一制度后,当煤价上涨到一定程度时,我们可以适当考虑调整电价。此外,建立这一机制后,让煤价成为电价调整的参考因素的同时,电价的调整还需要考虑当前经济形势,考虑电价调整是否会推高通胀,通过多方考虑各方因素最终让电价调整更加合理。”

与此同时,对如何缓解电荒问题,蔡国雄还建议,我国用电制度可同时采用阶梯电价和分时电价。

“所谓阶梯电价就是把居民用电量设置为若干阶梯, 所谓分时电价,就是在不同时间段内,百姓用电采用不同的计费方式,非用电高峰期电价水平低于用电高峰期,举例来讲,把阶梯电价和分时电价同步采用之后,我国居民用电量可以80度为一个阶梯,在该阶梯内,非用电高峰期内,可让居民实际使用的2度电,在缴纳电费时按1度电核算价格,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延缓用电高峰期的用电压力。”

针对电价调整是否会涉及到居民用电问题,蔡国雄认为,由于当前通胀水平比较高,即便是小幅度调整居民用电,百姓的直观感受也会很明显,考虑到居民的实际承受能力,居民用电可能短时间内不会有大幅度调整。

(责任编辑:00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