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防止“血铅”事件再次发生,环保部门及铅酸蓄电池行业协会展开行业“严打”。浙江省上个月起接连关闭数百家铅酸蓄电池企业,目前嘉兴市的24家铅酸蓄电池企业已经根据要求停产整治或关闭。昨天,省铅酸蓄电池企业污染整治检查组来到嘉兴,检查铅酸蓄电池企业整治情况。到目前为止,我市未发生血铅超标事件。
停产整治企业
渴望“重生”
昨天下午,检查组先后来到秀洲工业园区的重生电池有限公司和平湖市的华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记者在重生电池有限公司看到,偌大的生产车间已经没有了工人忙碌的身影,生产器械已大致清理完毕,“从上个月开始我们公司已经停产,并对车间进行了整治,如对车间进行了全封闭,增添了两道除尘工序,对污水进行回用,今后对危废的处置也一定会规范化,希望能够早日获得‘重生’,再次投入生产。”重生电池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重生电池有限公司的蓄电池年产量为89091千伏安时,有生产极板和合膏工艺,该企业地处饮用水源准保护区,目前主要问题为危废转移联单不规范。平湖市的华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去年年产值近亿元,平湖市支柱产业之一的童车行业电动童车企业90%以上的蓄电池由华龙实业提供,这家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未达到相应的卫生防护距离。
“蓄电池可以运用于汽车、电动车,今后电动汽车推向市场后,对蓄电池的需求量很大,可以说其市场非常广阔,可要是企业的环保工作做不好,不但老百姓不答应,还会走死路!”检查人员郑重地指出,铅酸蓄电池企业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废水、铅粉、固废污染,企业环保的意识一定要加强,此外还要根据有关卫生标准做好工人的卫生防护措施,提高工人的卫生防护意识,希望以后能够真正“浴火重生”。
大部分企业
规模小税收少
据了解,我市共有铅酸蓄电池企业24家,按生产工艺分,有极板生产、合膏或化成等前道工艺的企业5家,其余16家均为组装生产。据不完全统计,我市铅酸蓄电池整个行业总产值约2.9亿元,税收770万元,就业职工人数1028人。
“我市铅酸蓄电池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规模小,卫生防护距离不符合相应要求,目前90%的铅酸蓄电池企业面临淘汰。”市环境监察支队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仅秀洲区的重生电池有限公司、千里猫皇进出口有限公司和平湖市的华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这3家企业列入整治范围,有望通过整治或调整工艺,实现“凤凰涅槃”。
拟保留的企业
要转型升级
据了解,目前海宁市、海盐县两地政府已完成对关闭企业的资产评估,近期将出台补偿政策,部分蓄电池企业已全部拆除设备;嘉善县将根据每家企业的实际情况,完成“一厂一策”方案;南湖区鼓励企业异地搬迁或转产;秀洲区为停产整治的两家企业出谋划策,企业初步与行业专家达成协议开始整治;平湖市多次通过与企业负责人座谈等形式,正面引导企业。
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环保部门将对关闭或停产整治的企业开展每周一次的督察,并再次全面彻底排查无证无照铅酸蓄电池企业和加工户,与运管、工商部门联合加大对机动车修理单位及电瓶车维修点的排查,同时积极推动拟保留铅酸蓄电池企业的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