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8月26日的全球央行例行会议上,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的讲话并没有暗示将会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E3)出乎市场预料,而随后,他又称9月20日及21日议息会议上进一步讨论支持经济的可能货币政策,一贯强调货币政策透明度的伯南克的发言着实让人怀疑QE3会否是美联储的下一张牌。
QE3话题被冷落
早在今年7月份美国国会的半年货币政策听证会中,伯南克表示:“如果美国经济持续疲弱,那么可能会推出新的刺激政策。”
当时,市场纷纷猜测,这话是在暗示美联储将“祭出”QE3,而正是在去年的全球央行年会上,伯南克宣布推出QE2,今年的全球央行年会市场猜测宣布QE3是铁板钉钉的事情。
而且,目前市场对美国经济可能重陷衰退的担忧加剧,金融市场频繁动荡超出预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副所长丁一凡认为,一个政府的宏观政策就两个,一个是财政政策一个是货币政策。美国现在的债务如此之重以至于差一点爆发债务危机,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财政政策基本是不能用的,而货币政策其实就是利率,目前美国的利率已经接近零了,他不可能把利率弄成负的,所以现在美联储剩下的就只有超发货币一条路。
然而,26日伯南克的讲话,既没有宣布市场所预期的“重大行动”,也未能透露出更多有关QE3的消息,但他表示,“美联储还有大量工具可以用于为经济增长提供额外的货币刺激。
我们在8月的例会中讨论过相对的优点和这类工具的实施成本;我们将在9月的利率决策例会中继续考虑这些选择。”
而且,9月的例会将延长至两天。笔者认为,例会由一天增加到两天,足以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伯南克提到的大量的可以用于为经济增长提供额外的货币刺激的工具,虽然目前很难确定是QE3,但8月份的例会中已经讨论过其相对优点和实施成本,这说明9月份例会很可能是协调分歧,推出这类工具的时点。
也许8月份的例会就是QE2的评估会议,但在今年7月份召开的QE2评估会议上,美国圣路易斯联储主席詹姆士•布拉德表示,QE2的效果预计要滞后6个月到一年才能显现出来。如果QE2效果未知的情况下推出QE3,从决策的角度考量也未免太草率,这也许是伯南克只字未提QE3的缘故。
QE3或其它工具?伯南克没有对此做更多解释,也许标准银行汇率与固定收益部门策略师巴罗在年会上的话是对的。他说,“伯南克不太可能给出美联储将很快采取行动的明确指示。伯南克只能代表自身讲话,而不能代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的立场。”
变相的QE3或推出
QE2效果并不明显,美联储去年11月宣布出台6000亿美元国债购买计划,并在今年6月底到期,而美国实体经济却没能看到实质效果。今年第一季度经济增幅为0.4%,为本轮经济衰退结束后的最低季度增幅,第二季度经济增幅也仅为1.0%。
而且,在联储实施总额6000亿美元的QE2之后,全球商品和能源价格飞涨。美国国会中对QE2的分歧也渐渐扩大,一些共和党人批评美联储的国债购买计划会引发通胀和市场投机,而对经济却几乎没有作用。
华盛顿智库卡托研究所货币政策分析家詹姆斯•多恩则指出,美国经济的低增长率是结构性和基本面因素以及政策不确定性导致的,而不是缺乏货币政策刺激。“印钱不是治疗美国经济的万灵药”。
在寻找美国经济复苏乏力的原因时,伯南克表示,经济衰退通常都会自己种下复苏的种子,原因是投资、住房和耐用消费品支出的减少会生成被压抑的需求。自二战以来的大多数美国经济衰退过后,住房部门一直都是经济复苏的重要推动力,而这次新屋营建的速度一直都不到危机以前水平的三分之一。
但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无论原因在那里,美联储都要用量化宽松政策来解决问题,即使不公开宣布QE3,也能暗中操作。美联储本月9日宣布延续超宽松货币政策,将0至0.25%的历史最低利率水平至少维持到2013年中,并将到期的国债本金再投资购买美国国债。同时,美联储还可以通过改变资产投资组合,为市场创造流动性。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日前对媒体则表示,如果美国实施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其效果很可能重蹈上一轮的覆辙:既无法真正刺激美国经济,还会给外部市场带来负面影响。解决美国经济困局的根本途径是,运用财政而非货币政策增加消费和支出,这或许是唯一能够奏效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