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五的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8月份非农就业人数与之前持平,且在向下修正了6月和7月的数值后,6、7两个月份的终值就业人数一共比初值减少了5.8万人。远差于预期的数据加剧了市场对于美联储将采取经济刺激政策,特别是对近期推出QE3的猜想。甚至有华尔街投行言之凿凿地预计QE3将在9月末登陆。
那么,假使推出了QE3,就能重演2010年QE2时的有色金属牛市吗?短期内看,经历了8月初以来快速下跌,有色金属存在着超跌反弹的机会,而一旦QE3成真,再次泛滥的货币的确会推涨有色金属价格。但或许只是短期上涨的催化剂,因为这样的上升仅仅出于商品的金融属性。
在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上,有色金属商品拥有着两大属性:金融属性和商品属性。QE3的本质是加大了美元的供给,并令其贬值,从而推升了以美元计价的有色金属价格,无论这一推升是出于避险还是投机。这是一种金融属性的表现。
但QE3的推出同时也发出了另一个信号,即美联储变相承认了QE1和QE2未能达到当时预期的刺激经济复苏效果。经济复苏赶不上市场预期,有色金属的需求前期就会被打上问号,这时商品属性对有色金属价格的影响将会显现,市场也会从热情高涨转为冷静严酷。
因此,QE3能否复制QE2辉煌的关键在于:前两期宽松货币政策都被消化后,QE3能否重新点燃市场对未来经济转好的预期?
目前来看,要恢复信心显然是非常困难的。世界各主要经济体与2010年相比,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中国为控制国内通胀已不惜放慢GDP增速,人民日报发文称“可以容忍一定程度的增速回调”,总理和央行也三令五申的强调控通胀是首要任务;欧洲债务问题一个接一个的被引爆,欧元区与英国的制造业指数一降再降;日本在经历3月份大地震后,国内政坛刚刚迎来了新首相野田佳彦。
综合来看,同比2010年,2011年的经济环境显得更复杂。且不论QE3推不推出、何时推出,即便是市场意料成真,单靠一个QE3想要再创新一轮的有色金属牛市,结论尚早。
本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