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行连续九周实现净投放短期资金利率继续上行
在中小银行迎来补缴存款准备金之时,央行一如既往"照顾"市场--本周公开市场连续第九周实现净投放,累计净投放资金超过3500亿元。
与此同时,由于9月底季末考核压力的存在,市场情绪仍趋于谨慎,推动资金利率在最近两个交易日出现上涨,昨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隔夜品种再次站上3%,14天利率则逼近4%。不过,与前期相比,整体上资金面仍相对宽松。
本周净投放70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昨日公布,当日在公开市场发行了20亿元3月期央票,发行利率继续持平;央行当日还进行了100亿元91天期正回购操作。
至此,央行本周在公开市场中回笼资金1320亿元,而本周公开市场到期量为1390亿元,则本周实现净投放70亿元。尽管净投放资金较上周剧减,但这已经是央行连续第九周净投放,累计释放流动性3510亿元。
在本周二,央行发行了100亿元1年期央票,发行量较上期增加70亿元,利率继续持平;同时进行了800亿元7天、300亿元28天正回购操作。当日即回笼资金1200亿元。
尽管央行连续净投放"维稳"意图明显,随着存款准备金缴存范围的扩大,在本月5日六大行补缴之后,中小商业银行亦于昨日向央行补缴准备金,预计上缴约700亿元资金。
受此影响,资金利率从周三开始结束下跌趋势,周四短期利率继续上行。截至昨日收盘,Shibor短期品种继续上升,其中14天利率涨幅较为显著,一个月及以上期限利率整体小幅下降。
其中,Shibor隔夜利率报3.1933%,较上日上涨23.58个百分点;7天利率报3.3433%,较上日上涨5.50个百分点;14天利率报3.9583%,较上日上涨39.49个百分点;1个月利率报5.2583%,较上日下跌4.17个百分点。
在银行间债券市场,除21天跨月品种有所下调外,其余回购品种均有不同程度上涨。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数据显示,周四1天回购利率涨22.8个基点至3.2%;7天利率涨2.9个基点至3.328%;14天利率涨39个基点至3.953%。
南京证券固定收益部指出,实际上,近日资金利率一直呈上行趋势,然而,在市场对资金面紧张的悲观情绪得到宣泄后,流动性紧张局面开始小幅缓解,资金利率涨幅整体收窄。
资金面波动将成常态?
"短期化公开市场业务的累积颇有'摸着石头过河'的意味,也使市场预期更为复杂,价格波动频率加快。"一位交易员表示。
有分析认为,除了准备金补缴,由于9月底季末将至,短期来看资金利率难以出现明显的下行动力。不过,光大银行首席宏观分析师盛宏清表示,考虑公开市场净投放与外汇占款流入,资金面不会过于紧张,"10月将有约4000亿公开市场资金到期,货币市场利率仍将在低位徘徊。"
同样持乐观态度的还有长江证券分析师李冒余,他在周二发表的利率市场周报中指出,"央行准备金新规对于资金面的冲击,并没有如想象中的那么持续和强烈,市场对此的预期还是较为充分的。"
李冒余分析称,公开市场到期资金和补缴准备金的规模锁定之后,外汇占款的规模成为影响资金面的重要因素。从历史上看,在8月外汇占款不高的前提下,9月的外汇占款可能有所回升,使得资金面重返宽松的概率极大。
招商银行固定收益分析师刘俊郁则认为,在12月财政存款释放资金之前,市场资金面还将维持紧平衡局面。特别是对中小银行而言,存准金回笼的影响远大于六大行,"除非央行会进一步放宽中小银行的存准率,否者资金面波动将成为常态。"
"由于央行正处于政策观察期,资金利率不会出现趋势性下降,预计短端利率因为各种不规则的流动性冲击而出现大幅跳跃的格局将持续一段时间。"中信证券研究报告称,"但是短期资金利率很难重回6、7月的高度。"
连续九周净投放舒缓流动性担忧
专家认为,要避免过分单一地依赖数量型工具
在连续九周的公开市场操作中,央行持续保持周净投放态势,总计向银行间市场投入了3510亿元的资金。这一操作有效地稀释了存准基数扩大的影响,舒缓了前期市场较为浓重的流动性担忧情绪。经济学家认为,在抗通胀的同时,政策组合要维持流动性的相对平稳、避免出现大起大落,政策要避免过分单一地依赖数量型工具,应更依赖价格型工具。
周四,央行地量发行20亿元3个月期央票,发行量较上期减少20亿元,这期央票的发行利率为3.1618%,已连续第五期持平于该水平。同时,央行还进行了100亿元的91天正回购操作,中标利率3.16%,与上期持平。此前,本周二,央行发行了100亿元1年期央票,并开展了7天和28天两期正回购操作,交易量总计1100亿元。
市场对短期回笼工具放量的解读是,央行意图通过增加短期回购量,将本月的到期资金量平滑至四季度,这将进一步改善10月份的流动性预期。
9月15日,央行同时公告,将于9月20日进行2011年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八期)招投标,操作量300亿元,期限3个月(91天).
WIND的数据同时显示,本周有900亿元央行票据到期,490亿元正回购到期,共计到期资金1390亿元。本周,央行共发行央票120亿元,进行正回购操作共计1200亿元,即央行本周共回笼资金1320亿。央行本周的公开市场操作向市场净投放资金70亿元。央行已经连续九周公开市场净投放资金,累积投放量达3510亿元。
由于央行持续的净投放,虽然中小金融机构15日补缴扩大基数的存准,但市场资金面保持基本稳定。15日,各期限的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涨跌互现,其中,短期Shibor均呈上行趋势,中长期产品中,除1年Shibor上涨0.10个基点外,其他均出现下降。
对于未来的流动性预期,机构相对看好。东北证券认为,流动性改善预期将伴随政策不断强化。该机构判断,未来央行进入政策观望期,不会上调存准率。面对当前宽松的资金面,央行本周加大了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周二央票发行与正回购操作均显著改变。因此,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正在慢慢消除,目前的不确定性只剩下了利率何时再调整一次以及欧债问题的冲击,政策底部正在逐步得到确认。
"年内准备金率几无可能再次上调,而考虑到央行可以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减缓这一冲击,准备金率下调的可能性也不大,而且下调也容易给市场以政策明显放松的信号,在当前的情况下并不合适。下一阶段,货币政策操作将更倚重公开市场操作的灵活调节,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适度和优化资金分布、调节到期结构。"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鄂永健说。
央行调查:银行家货币政策"趋紧"预期显著下降
中国人民银行15日公布的关于第三季度储户、银行家、企业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对未来物价上涨预期依然强烈,股票投资意愿降至2009年以来最低水平。过半银行家预期货币政策"趋紧",占比较上季显著下降。预期下季贷款"偏紧"、借款利率"偏高"的企业家占比有所提高。
居民物价上涨预期依然强烈
《2011年第3季度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当期物价满意指数14.8%,比上季下降2个百分点。72%的居民认为物价"高,难以接受",较上季增加3.8个百分点;26.5%的居民认为物价"可以接受",较上季下降3.5个百分点。
居民对未来物价上涨预期依然强烈,未来物价预期指数74.8%,比上季提高2.6个百分点。
在当前物价、利率以及收入水平下,82.8%的城镇居民倾向于储蓄,17.2%倾向于"更多消费"。居民消费意愿维持低位,储蓄存款意愿更高,投资意愿回落。
在各主要投资方式中,选择"房地产投资"的居民占23.6%,比上季提高1.4个百分点,仍为居民投资首选。其他依次为"基金理财产品"21.3%,"债券投资"14.2%,"股票投资"9.2%,"股票投资"降至2009年以来最低水平。
对当前房价水平,75.6%的居民认为"过高,难以接受",较上季提高1.3个百分点,为2009年有调查以来的最高值。对下半年房价走势,41.1%的居民预期"基本不变",较上季微降0.3个百分点;37.9%的居民预期"上升",较上季提高1.7个百分点;8%的居民预期"下降",较上季回落0.2个百分点;另有13%的居民认为"看不准",较上季回落1.2个百分点。未来一季有购房意愿的居民占14.2%,比上季下降0.4个百分点。
银行家宏观经济信心指数回落
《2011年第3季度全国银行家问卷调查报告》显示,认为当前宏观经济"偏热"的银行家占比为35.7%,比上季度下降2.6个百分点;认为"正常"的银行家占比为52.5%,比上季下降1.9个百分点;对下季度经济运行走势,28.3%的银行家预计将持续"偏热",57.4%的银行家认为下季"正常",14.3%的预计偏冷。受对宏观经济谨慎判断影响,银行家宏观经济信心指数回落,比上季下降2.1个百分点,降至54.9%。
调查显示,本季度银行家货币政策感受指数为35.7%,较上季微升0.1个百分点。对下季货币政策,42.1%的银行家预期将保持现有适度水平,较上季显著上升9个百分点;3.5%的银行家预期"趋松",较上季提高2.1个百分点;54.5%的银行家预期"趋紧",较上季显著下降11个百分点。对下季利率水平,56.4%的银行家认为将继续"上升",较上季下降11.8个百分点;43.1%的银行家预期与本季"持平",较上季增加11.5个百分点。
企业预期贷款偏紧
《2011年第3季度企业家问卷调查综述》显示,企业贷款满意度继续下降,企业家预期贷款偏紧、借款利率偏高。
三季度当季,企业贷款满意度指数为31.3%,较上季下降1.8个百分点;预期下季贷款"偏紧"的企业家占比提高2.5个百分点至39.5%;预期下季借款利率"偏高"的企业家占比提高6.1个百分点至50.6%。
居民投资仍首选房地产买股意愿降至3年以来最低
在当前物价、利率以及收入水平下,居民消费意愿维持低位,储蓄存款意愿更高,投资意愿回落,其中房地产仍为投资首选,而股票投资意愿降至3年最低。
央行15日发布的三季度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82.8%的城镇居民倾向于储蓄,其中39.7%偏好"投资债券、股票、基金等"变相储蓄,43.1%偏好"储蓄存款";只有17.2%倾向于"更多消费"。
有意思的是,虽然居民认为房价过高,但是在各主要投资方式中,选择"房地产投资"的居民占23.6%,比上季提高1.4个百分点,仍为居民投资首选。
其他投资依次为"基金理财产品"21.3%,"债券投资"14.2%,"股票投资"9.2%,"股票投资"降至2009年以来最低水平。
在消费方面,居民购车意愿高位趋缓,大额商品需求为有监测以来新低,旅游消费季节性回落。其中,购车意愿为12.9%,发展中的中小城市成购车主力;大额商品消费意愿与旅游意愿分别为24.3%和24.2%,较上季分别回落1.6和5.4个百分点。
在密集的楼市调控措施下,一线城市的房价已经出现趋稳态势。但是,从央行报告中看出,居民对当前的房价依旧不满意。
报告显示,对当前房价水平,75.6%的居民认为"过高,难以接受",较上季提高1.3个百分点,为2009年有调查以来的最高值。
对下半年房价走势,41.1%的居民预期"基本不变",较上季微降0.3个百分点;37.9%的居民预期"上升",较上季提高1.7个百分点;8%的居民预期"下降",较上季回落0.2个百分点;另有13%的居民认为"看不准",较上季回落1.2个百分点。未来一季有购房意愿的居民占14.2%,比上季下降0.4个百分点。
央行报告折射当下经济运行矛盾
订单指数小幅下探、居民股票投资意愿降至2009年以来最低、过半银行家预期利率续升
9月15日央行公布了全国银行家、企业家和储户第三季度的三个问卷调查结果。在本报记者看来,其中一些迹象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因为这些现象反映了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在经济运行中较为突出的一些矛盾。
其一,2011年第三季度中国人民银行企业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出口订单和国内订单指数高位小幅下探,企业家对未来需求回升持谨慎态度。
这一点对"扩大内需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很不利。此次调查结果表明,宏观经济热度指数下降,企业家信心指数高位回落。以企业家宏观经济热度指数和宏观经济热度预期指数来看,第三季度延续回落趋势,本季较上季分别下降3个、2.5个百分点至47.7%和47.1%。企业家信心指数较上季下降5.6个百分点至70.2%。
相关数据显示,受国内外制约因素影响,三季度国内订单和出口订单水平均有所下降,其中国内订单指数为55.3%,较上季下降1.4个百分点;出口订单指数为51.6%,较上季下降0.9个百分点。市场需求指数和产品销售指数在上季高位回落的基础上,本季再降2.3个和1.9个百分点至60.6%和61%。对下季度,市场需求预期指数和产品销售预期指数小幅下探,分别较上季微降0.7个百分点和0.5个百分点至62.5%和62.9%。
上述数据表明,在欧美债务危机及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当前,进出口贸易面临较大压力与挑战,与此同时,企业家对内需拉动也信心不足。
其二,在全国50个城市进行的2万户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居民股票投资意愿降至2009年以来最低。
这一点与当前国内股市持续创下年内新低不无关系,虽然远离欧美债务危机发源地,但国内股市下跌幅度不逊欧美乃至更甚。救市成为国内较高的呼声之一。
此外,居民对物价的满意度仍不理想,当期物价满意指数14.8%,比上季下降2个百分点。并且72%的居民认为物价"高,难以接受",这一比例较上季增加3.8个百分点。更重要的是,居民对未来物价上涨预期依然强烈,未来物价预期指数74.8%,比上季提高2.6个百分点。其中,预测下季物价上涨的居民比例为49.6%,较上季度提高4.1个百分点。
这一调查结果表明,未来一段时期国内通胀压力不容乐观,甚至有可能出现反弹。这对相关货币、财政政策及综合治理物价过快上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三,对银行家的问卷调查中,有一点也值得注意。对下季利率水平,56.4%的银行家依然认为将继续"上升"。
这表明在银行家眼中,通胀压力在第四季度依然难以消退,甚至有可能保持高水平运行,因此第四季度仍有可能加息。
存款准备金率或将定向下调
10日,知名财经评论员、华夏时报总编辑水皮来汉参加一投资论坛时预测,在银行存款准备金基数扩大后,存款准备金率或将定向下调,以体现向中小企业融资的定向宽松政策。
水皮分析,8月份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回落0.3个百分点后,国家货币政策即便不放松也不会更加严厉。而央行近期把保证金一并纳入存款准备金的上缴范围,相当于提高2-3次存款准备金率。
此前,银监会正式表态对小企业金融服务实施差异化监管,适度放宽对小企业不良贷款比率容忍度。但由于存款准备金率的限制,股份制银行无钱可贷,此种定向宽松政策没能很好落实。
在这种背景下,水皮认为,存款准备金基数扩大了,就有了下调比例的空间。接下来,央行可能定向调低股份制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从而扩大信贷规模,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