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金属“十二五”达标须早破税收政策“瓶颈”

导读: 对于整个再生有色金属行业来说,发展中所面临的主要是税收政策问题。
关键字: 金属 再生金属

“预计今年我国再生金属产品产量将达到800万吨,比去年增长3%。”在日前举行的第十一届再生金属国际论坛暨展览交易会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吉位对今年再生有色金属行业的发展做出了这样的判断。与再生有色金属行业所确定的2015年1200万吨的产量目标相比,800万吨这一数字显然还有相当的距离。
  未来4年须年均增长100万吨
  据王吉位介绍,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的统计,今年1~9月份,我国主要再生有色金属产量约为586万吨,其中,再生铜193万吨,同比略有增长;再生铝300万吨,同比基本持平;再生铅93万吨,同比下降4%。与去年全年775万吨的产量相比,预计今年的产量将达到800万吨,比去年增长3%。
  在今年1月24日,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推进计划》,明确提出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十二五”期间的主要目标是:到2015年,主要再生有色金属产量达到1200万吨,其中再生铜、再生铝、再生铅占当年铜、铝、铅产量的比例分别达到40%、30%、40%左右。记者注意到,去年再生有色金属的产量约比2009年增产155万吨,而据预测,今年将仅比去年增加25万吨。而要达到2015年1200万吨的产量目标,再生有色金属行业在未来4年必须达到年均100万吨的增长。据了解,1200万吨的产量目标主要是根据未来几年我国家电和汽车的废旧量测算出来的。王吉位表示,目前再生铝的增长比较快,再生铅虽略有下降,但也并无多大问题,主要难点是再生铜的增长。据此可以预测,在未来几年,再生铜必然要出现非常快速的增长,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不过,令人高兴的是,2011年,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的集约化程度在逐步提高。据介绍,今年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的圈区管理进一步加强,集约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区域分布更加趋于合理。目前,中国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和区域性再生资源集散市场的数量已超过30家,初步形成了辐射全国的再生资源进口和国内回收网络体系。再生资源产业的圈区化管理已逐步成为再生资源发展的主流。
  在产业布局方面,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成渝经济区等重点再生有色金属产业集群区域的优势进一步显现。在企业分布方面,广东和浙江地区已经有一部分企业考虑转移至安徽、江西、湖北等地,但由于上游原料及下游加工利用企业以及熟练的劳动力仍分布在沿海地带,目前虽然有部分产业转移迹象,但还没有出现大规模的转移。
  节能减排成效显著
  在发布会上,王吉位强调,与开发利用原生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相比,2011年1~9月,我国再生有色金属相当于实现节能1297.6万吨标煤、节水10.5亿立方米、减少固废排放9.1亿吨、减少SO2排放29.2万吨,有效地促进了有色金属工业的节能减排。
  随着我国对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的日益重视,国内回收废有色金属量逐年增长。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的不完全统计,今年1~9月,国内回收的铜、铝、铅金属量为327万吨,同比增加7.6%。其中,废铜90万吨,废铝144万吨,废铅93万吨。国内废铜、废铝回收利用量同比分别增长14.8%、20%。这反映出国内废旧有色金属的回收利用量开始大幅度增加,预计今后一段时期这一比例还将继续增加。
  与之相对应,今年1~9月,国内废料回收利用量同比增长明显,增幅超过15%。在再生铝企业中,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以往主要依赖进口废料,但近几年,部分企业在国内采购的废铝量已上升到40%以上。这一变化,得益于近年来国内废料回收体系的逐步建立,再加上圈区管理的强化,国内废料状况出现了实质性好转,国内废旧金属供应已逐渐趋于成熟。
  税收政策成为行业之痛
  今年,受原材料价格波动和劳动力成本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再生有色金属企业的经营难度有所增加。王吉位表示,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现在仍然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特别是在拆解、分选环节,整个行业有100万从业人员,拆解环节就占了30%,由于劳动力成本今年以来增加明显,再生有色金属企业成为冲击对象。不过他同时说,这也促进了企业技术装备的升级,过去有些企业员工多达两三千人,现在已经降到了四五百人。
  此外,由于今年国际国内有色金属市场价格倒挂现象持续时间较长,对废旧金属进口造成了一定影响。而事实上,对于整个再生有色金属行业来说,发展中所面临的主要是税收政策问题。据介绍,由于税收政策变化,再生有色金属回收行业税负从2009年以来不断增加,今年取消退税后,各项税费与2009年相比税负率增幅达到83.7%。对于回收企业,其在经营过程上增加的税赋、经营成本部分需要依靠自身消化,部分通过提高废料价格转嫁给下游利废企业。而对于下游利废企业,一是企业运行成本提高,今年这些企业在采购原料的采购成本相对提高了7%~8%左右;二是利润空间进一步被挤压,企业利润率继续维持在低位运行。据透露,政府正在研究制定针对性的专项税收优惠政策,并建立废家电回收的补贴基金,以缓解企业经营压力。
  据了解,在即将举行的第十一届再生金属国际论坛暨展览交易会上,资本与市场峰会将成为一大亮点。王吉位表示,
  目前,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的发展前景受到了国内外金融机构的重视和关注,纷纷把具有成长性的再生金属企业作为投资目标。而再生金属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积极性也提高了,今年以来,多家再生金属企业开始筹备上市,希望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加快发展。资本市场的介入,将为再生金属企业做强做大提供更强的动力。
  链接
  再生金属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与依靠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进行生产的原生金属工业相比,再生金属有以下优势:第一,再生金属工业是一个环保型的“资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的流程,最大限度地反复利用资源,实现了“低开采,高利用,低投入,高回报”的运作效益。第二,再生金属的生产过程能耗水平远远低于原生金属。第三,再生金属产业建厂投资少。第四,再生金属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对于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优势,缓解就业压力具有重要作用。
  我国再生金属产业发展潜力非常大,有良好的发展空间。目前,我国再生金属产业的发展迫切需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要引进“正规军”,国内的大型金属生产企业也可仿效国外大型企业集团,积极进入再生金属这一潜力巨大的金属生产领域,政府应积极支持企业发展壮大,做大做强;二是积极推动产业的规范化、法制化发展,努力增强行业的科技意识、环保意识、自律意识,推动产业实现良性发展。三是建设基础设施完善的现代化再生金属产业园区,加快再生金属园区化生产,完善园区内能源、物流、环保设施,建立统一的“三废”处理系统,达到生产与环保一体化。四是加强对再生金属生产过程中的技术、设备和工艺的研究与开发,提高再生金属产业的科技含量,特别是政府要进一步加强扶持力度,扩大国债资金扶持额度,研究和开发再生金属行业急需的新设备、新技术,通过示范项目的建设和新技术、新设备的研发与推广,改变我国再生金属产业技术落后的局面,推动产业升级。

(责任编辑:00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