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连跌”释放出的信号

导读: 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价已经连续12个交易日触及跌停。而人民币连续跌停态势对我国外贸企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关键字: 人民币 信号

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价已经连续12个交易日触及跌停。而人民币连续跌停态势对我国外贸企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赵锡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贸易活动影响到市场的供求关系,从而影响到汇率的走势。”

海关总署最新公布的11月进出口数据显示,11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为3344亿美元,增长17.6%。其中出口1744.6亿美元,增长13.8%;进口1599.4亿美元,增长22.1%。当月贸易顺差145.2亿美元,收窄34.9%。其中,出口增速自8月份以来连续下滑,而进口增速也在上月超预期反弹之后呈现较大程度的跌幅。受出口环境持续恶化以及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双重影响,11月份进口与出口增速同步下行。

赵锡军表示,近期人民币出现连续跌停的现象,对于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也是比较复杂的。表面上看是市场的供求关系和央行询价的操作所导致,但是市场的供求关系实际上也是受到很多因素所决定的,一方面是宏观经济走势的情况和是国际收支走势的情况,另一方面就是央行干预力度的影响程度。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导致市场的供求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从而影响到了人民币汇率的走势。

赵锡军指出,人民币汇率近期连续跌停,不能以好坏来定性价格。市场的价格是中性的,价格只是提供一种信号和信息,我们要判断的是影响这个信号的经济活动什么样的情况。影响供求的大部分经济因素是在我们调控的范围之内的。追求贸易的平衡,扩大进口,这样就会导致贸易顺差的收窄,这就是在我们调控范围之内的事情。但是也存在着一些我们无法控制的影响供求关系的情况,比如欧洲、美国经济的不景气使得他们的企业减少对外投资等也会对供求关系起到一定影响。

赵锡军强调,人民币的汇率应该是受到外贸企业的影响才会出现一定的波动。外贸企业的一些进出口情况影响了人民币的汇率,这是一个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问题。外贸企业的进出口情况会影响到国际收支情况,从而影响到了外汇市场的供求,随之汇率也会发生一定的改变。而人民币汇率影响到外贸企业是一种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也受到了很多条件的制约,目前我国鼓励扩大内需,进口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出口的增长速度,进口更多也意味着外汇的使用量会更大,这些都会影响到外汇市场的供求从而影响到汇率的走势。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人民币汇率出现连续跌停的情况主要来自于技术层面的因素。”

董登新表示,技术层面因素的影响对于近期人民币汇率连续跌停占据了很大的比重。人民币的升值已经持续从2005年7月到今年有五六年的时间。在累计升值过大的情况下,偶尔出现很大的贬值在技术层面上应该是一种正常的现象。而跌停的时间节点出现在目前,也与当前宏观形势的变化有一定的关联。

董登新指出,今年进出口的贸易顺差大幅缩小,外资也存在出逃的现象,这样使得国内的外汇市场中美元的供求关系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再有就是高物价等一系列中国经济的不确定性都对人民币在短期内出现贬值带来了影响,从中长期看人民币的暂时贬值是一个技术上的调整,在持续下跌的一段时间过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会出现趋稳的态势,而在趋稳过后会进入一个有弹性的震荡。整体趋势仍然会呈现出平稳升值的态势,而未来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会更加具有不确定性。这一次的人民币贬值的幅度应该是适度的,而且也使人民币升值预期会大大减缓。人民币升值的惯性预期被打破有利于阻击国际资本对人民币的投机。人民币兑美元弹性的波动是我们希望看到的结果。

董登新强调,短期性的人民币贬值对于短期产品的出口可能会有一定的帮助,但是短期性贬值解脱后会处于趋稳的人民币汇率状态,趋稳的人民币汇率对于加工出口型的外贸企业是一个好的消息,趋稳的汇率会让企业的经营成本更好更准确的预测,更加可控。

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崇泉也表示,2012年我国外贸进出口形势将比较严峻,要继续稳定出口、扩大进口,才有利于我国经济健康平稳发展。针对近期人民币连续出现贬值现象,崇泉表示,这正好说明中国政府从来没有操纵汇率,人民币汇率是按照市场的变化和市场需求浮动的。

(责任编辑:00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