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迹象表明,铅酸电池行业的复产扩产潮已悄然开启。
12月21日,南都电源发布公告称,全资子公司临安南都污染综合整治通过验收,恢复正式生产。而就在不久前,南都电源控股成都国舰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进一步扩大铅酸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产能。
复产并扩产的铅酸电池厂商不仅仅是南都电源。包括骆驼股份、超威动力、圣阳股份、风帆股份、江森自控等多家大型蓄电池企业都有新建、扩建项目的行动和计划。
伴随着自今年5月始的环保部等九部委开展的“肃铅风暴”,铅酸电池行业经历了“休克疗伤”整顿,11月30日,环保部公布的《铅蓄电池生产、组装及回收(再生铅)企业名单》显示,在登记注册的779家企业中,关停企业达649家,关停比例超过80%。
但据记者采访了解到,在经历关停“阵痛”后,铅酸电池行业出现龙头企业市场份额扩大、行业集中度提升的趋势,与此同时,部分涉污企业转战“地下”,或成为整顿的“死角”。
幸存铅酸电池企业加入扩产大潮
“休克疗伤”的同时,南都电源一直没闲着。
12月15日,南都电源披露,拟以自有资金1.2亿元实现对成都国舰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以进一步扩大铅酸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产能。
与此同时,南都电源另一全资子公司杭州南都电池有限公司因无法满足500米的卫生防护距离要求,已停止铅酸电池的生产。
南都电源称,今年停产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超过了一个季度的时间,经测算停产总计影响了销售收入约4亿至5亿元,净利润约2500万元。这让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2907.41万元的南都电源同比下降42.5%。
事实上,“休克疗伤”的同时,南都电源一直没闲着。
9月23日,南都电源公告,合计使用超募资金2.43亿元,收购了界首市华宇电源有限公司的51%股权和浙江长兴五峰电源有限公司80%股权,该两公司业务主要是极板、蓄电池生产、销售。
其中,华宇电源目前拥有800万只电池和1400万只极板的加工能力,界首市新批给华宇100亩土地,该公司全部用于扩充电池极板组装产能,预计明年新厂房建成将使华宇电池产能达到日产7.5万只,动力电池与极板将实现1∶1配套,多余产能用于做通讯电池。
有券商人士表示,据测算,华宇电源2012年将实现15亿元左右销售收入。在目前新批项目困难、铅指标稀缺的情况下,南都华宇电源规模扩张的优势十分明显。
在铅酸电池行业扩产潮中,并不是南都电源一家在行动。
山东圣阳电源股份有限公司12月9日召开董事会,并发表公告,通过新增投资、迁建现有部分生产设备到扩建项目区域,使该公司整体生产规模达到年产新型铅酸电池600万KVAh。
骆驼股份也于近期发布公告称,拟使用剩余超募资金投资年产400万kVAh新型低铅耗免维护蓄电池项目,同时该公司拟设立全资子公司“骆驼集团谷城蓄电池有限公司”,并由其具体实施上述项目。 上述项目投产后,骆驼股份新型高性能低铅耗免维护蓄电池的产能将高达1400万KVAH,达到全国第一。
龙头企业受益
“明年《铅酸电池准入条例》的出台将成行业反转催化剂”。
在各大整顿后的企业复产扩产的背后,则有市场对铅酸电池需求不减的动力。
近日,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浙江铅蓄电池行业协会秘书长姚令春就向记者表示,铅酸电池的刚性需求是始终存在的,不会因为整顿就减少,短期内其它电池替代不了。
“从供需来看,2012年度铅酸电池价格存在较大的涨价预期,根据下游领域不同,我们认为,涨价幅度从大到下依次为:动力电池>;新能源储能电池、起动电池>;通信电池。”一位铅酸电池行业分析师向记者表示,铅酸电池企业产能指标受环保部门严格控制,超标后果严重,企业超产可能性极小,同时,新项目审批权已上调至省政府,在整治尚未告一段落时,新项目获批可能性较低,因此,产能缺口将难以在短期内补上。
在此背景下,“铅酸电池的整顿将致行业集中度提升。”东海证券分析师应晓明分析称。
业内专家的分析在铅酸电池企业已有验证。
“今年蓄电池行业进行环保检查,短期内令蓄电池产量减少,但下游需求稳步增长,蓄电池订单集中到留存下来的企业中,规模化效应在行业整顿中逐步体现。”24日,一位主营铅酸电池的上市公司主要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这些幸存的大型企业倾向于通过新建、扩建项目,抢占因为大部分停产企业而空出来的铅酸电池市场蛋糕。
“明年《铅酸电池准入条例》的出台将成行业反转催化剂。”华泰联合证券分析师王海生则表示,新的行业准入条例有望在企业规模、环保条件等做更严规定,引发行业再次整治。此外,在极板加工工艺、外化成等方面的调整也将对行业现有产能产生冲击。未来行业发展趋势十分明显——市场集中度上升,大厂持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