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海关统计,2011年1-10月份安徽省进口铜矿砂及其精矿(以下简称铜矿砂)104.9万吨,比去年同期(下同)下降4.8%;价值26.7亿美元,增长23.1%。
一、今年1-10月安徽铜矿砂进口主要特点
(一)10月份进口均价为年内最低。今年10月份,安徽省铜矿砂进口9.3万吨,同比增加1.5%,环比增加31.0%;平均价格为2201.9美元/吨,同比上涨1.72%,环比下降7.4%,进口均价为年内最低;进口值2.1亿美元,同比增长3.3%,环比增长22%。
(二)一般贸易进口占主导地位。今年1-10月份,安徽省铜矿砂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97.8万吨,占进口总量的93.2%,减少8.7%;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口7万吨,占6.8%,增长1.4倍。
(三)自智利、秘鲁、澳大利亚进口占逾7成。今年1-10月份,安徽省自智利进口铜矿砂42.2万吨,减少17.1%;自秘鲁进口24.9万吨,增加44.3%;自澳大利亚进口14.8万吨,增加14.2%。自上述3国进口量合计占同期进口总量的78.2%。
(四)外商投资企业为进口主力军。今年1-10月份,安徽省外商投资企业进口铜矿砂82.3万吨,减少0.1%,占进口总量的78.5%;国有企业进口铜矿砂22.5万吨,减少18.7%,占21.4%。
二、近期安徽铜矿砂进口价格下降原因分析
(一)国际铜价振荡下跌,市场波动剧烈。由于欧洲债务危机的继续深化及间歇性解决措施的出台、国内企业消费淡季补库活动的弱化等因素影响,铜价呈现弱势调整格局,甚至不排除在年底之前跌破前期低点的可能性。同时欧元区经济体目前面临的格局对全球经济形成不断冲击,投资者情绪后期波动相当剧烈,导致国际市场铜价格从今年3月份以来的9800美元/吨下跌至10月下旬的7300美元/吨。
(二)国内铜下游企业需求量减少。统计数据表明,10月国内铜加工企业开工率继续下降。铜板带箔和铜管开工率降至年内新低,电力电缆开工率也因10月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订单交付完毕而回落至80.7%,较之9月份下滑近十个百分点,表明独立支撑铜市的电力电网建设需求有所消退。
受天气影响,相关企业12月开工率将会进入低谷,订单明显减少,加之市场资金链不稳定,企业接单均比较谨慎。因此对铜矿砂进口产生了不利影响。
三、目前铜冶炼行业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铜加工企业受国际市场影响日益加深,受制于人的局面仍无法改变。受欧债危机及美国经济萧条的影响,国际市场的铜价出现持续下滑趋势,沪铜交易市场也出现铜价连续下跌趋势,对铜加工企业的生产和销售产生了不利影响。
(二)加工利润薄弱,企业长远发展得不到保证。国际铜价一般情况下高于国内铜价,国内冶炼企业购买原材料都是用铜价结算,仅仅赚取中间环节加工费,对国际市场依赖很大,在铜价格受挫时企业只能选择囤积货物,待市场好转时再卖出,容易引起资金周转不畅,随着近年来铜价格逐年上升,企业用于购买原材料占用的资金越来越多,很容易出现周转不便的态势,长此以往,对国内相关企业的长远发展会产生不利影响。
(三)行业资源再生利用水平和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良莠不齐。现阶段,我国铜冶炼技术整体仍相对较低,特别是一些规模较小的冶炼企业,铜冶炼中产生的矿渣和废气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部分企业离国家规定的铜冶炼的总回收率97%以上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为此建议:一是引导铜生产企业良性发展,对新项目进行严格审批,提高准入门槛,构筑节约型产业体系,淘汰能耗高、污染重的落后生产企业;二是引导企业采取参股等方式参与国外矿产资源开发或与国外矿山签订长期供货合同,有利化解在铜矿砂进口中受制于人的困局;三是重视再生资源,搞好再生利用,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推进计划》,加快建设覆盖全社会的有色金属再生利用体系,建设有色金属回收交易市场,建设大型再生铜生产线,争取到2015年再生铜占当年铜产量的比例达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