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本,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企业降低成本的途径有多种:通过科技创新推动成本下降,发挥规模优势摊低生产成本,强化管理堵塞各种浪费漏洞等等。而近来中铝河南分公司氧化铝厂明确提出并实施推行的“精益降本”生产模式,则又为企业内涵式降本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这种通过严格控制并持续优化生产流程中各环节工艺技术指标,从而实现资源、能源消耗逐步下降和稳产高产的做法,其实在很多企业都有或多或少的体现,并不算是什么新鲜事。重点和难度就在于,这些技术指标的制定是否科学合理,控制和优化这些指标的举措是否可行、有效。该厂的具体做法是,根据物料、设备等的现实状况,及时调整和修正相关指标的参数值,保证指标具有可实现性;通过阶段性焦点指标达标治理、“星级指标挑战赛”、专题劳动竞赛等,加大指标的考核奖惩力度,从而激发全员参与指标控制和优化的积极性、能动性。
以上所述看似容易,实际做起来却不简单。它需要企业做很多深入细致的基础工作,如全面搜集本行业指标发展的相关信息,建立本企业技术指标档案等。同时,也离不开各部门的密切协作以及全员的共同参与和不懈努力。
当前,国内大多数有色、冶炼等资源、能源消耗型企业,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着较大的成本压力,单依靠过去那些通过技术升级改造、产量规模扩张等常规途径,来实现降本目的的做法,显然是不可行、也是不现实的。最现实、最可行的低成本降本之路,笔都认为,一是从企业自身入手,强化管理、苦练内功,通过管理升级堵塞各种漏洞,最大限度降低显性成本;二是坚定不移地推行精益生产,点滴控制,将一切可控的指标做至最优、一切能挖的潜能挖至极限,实现隐性成本的有效降低和隐性效益的最大挖掘。
企业走精益降本之路,对企业自身来讲,可以通过产品成本优势的扩大,增强市场竞争力,为企业生存、发展谋取尽可能广阔的空间。同时,通过精益降本,企业单位产品所耗费的资源、能源数量,将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这对国内乃至全球日益沉重的资源、能源供应形势和日益严峻的环保、生态压力,无疑是一种缓解、一项利好,对国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将会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