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下调GDP至7.5% 终结GDP崇拜

导读: 3月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总理温家宝在做政府工作报告时说,2012年GDP预期增长为7.5%。在目前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时期,政府工作报告8年来首次下调GDP至8%以下将GDP目标定为7.5%,或是对国内GDP崇拜的一次终结。
关键字: GDP

3月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总理温家宝在做政府工作报告时说,2012年GDP预期增长为7.5%。在目前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时期,政府工作报告8年来首次下调GDP至8%以下将GDP目标定为7.5%,或是对国内GDP崇拜的一次终结。

    近几年,伴随高速增长GDP而来的GDP崇拜并未给人民生活带来多少改观,反而带来了更大的贫富差距。2010年中国GDP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与此同时衡量社会公平的基尼系数扩大至0.458,远超合理水平。在这些GDP总量中,政府财政收入占GDP总量的四分之一,劳动者的工资总额占GDP总量的12-16%。城市人口与农民收入的差距为3:1,全国0.4%的家庭占有着社会70%以上的财产。搞GDP崇拜而忽视社会公平导致高低阶层贫富差距过大。

    GDP崇拜为中国带来了经济成就,但伴随而生的是生态环境的大肆破坏。世界银行早在5年前就预测中国空气和水污染造成的损失要占当年GDP的8%。事实情况也如此,中国1/5的耕地受到严重的重金属污染;全球污染最严重的10大城市中,有8个是中国的;城市河段70%受到严重污染。据中国科学院测算,环境污染使得中国的发展成本比世界平均水平高7%,污染和环境破坏占到GDP的15%。

    GDP不是万能的。虽然对地方官员而言,漂亮的GDP数字或许意味着更高的乌纱帽,但对普通民众而言,再高的GDP也换不来健康,换不来社会公平,更换不来幸福生活。GDP崇拜曾为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做出过贡献,但过犹不及,如今过分的GDP崇拜已社会带来诸多问题。如果不解决,再高的GDP成就也最终只是泡影,更枉谈可持续发展。

    美国总统肯尼迪在1968年竞选总统时曾说: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国民生产总值(GDP),它既不能保障我们孩子们的健康,也不能保障他们所受教育的质量,甚至不能保障他们无忧无虑的快乐。它不包括诸如能让我们的诗句溢美、能使我们的婚姻坚实、能滋养公民谈吐的睿智以及能确保我们的官员具有磊落风范的要素。它既不能用于衡量智慧和勇气,又不能用于衡量学养和见识,更无法用于衡量我们对自己国家的热诚和责任。

    理性看待GDP,终结GDP崇拜。宁要实实在在让人民受益的低GDP增长,也不愿要看得见却摸不着如海市蜃楼般的高GDP增长。政府工作报告下调GDP增长预期,必将获得民众支持,深入人心,而曾经轰轰烈烈的GDP崇拜至此可以休矣!

(责任编辑:00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