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2月最后三天,中国四大国有银行再次上演了月末信贷大冲刺的绝地反击,以迎接到来的2012年“两会”。3月5日,权威人士向21世纪网透露,截至2月29日,工、建、中、农四家大型银行全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将近2600亿元,而这一数字截至26日时仅1763亿元,这意味着最后三日,四大行贷款集中投放超800亿元,日均超200亿元。
引领最后三日贷款绝地反击的是此前信贷投放一直萎靡不振的中国银行,最后三日该行贷款投放超过330亿元,全月新增贷款491亿元,工行和农行则以相同的731亿元新增贷款,引领行业,建行保持了一贯的稳健风格,其2月新增贷款为638亿元。
“尽管最后三天贷款集中投放较多,但2600亿元的水平仍然低于原先各行设定的额度。”上述权威人士告诉21世纪网,根据各家银行年初制定的信贷计划,2月份四大行信贷额度在3000亿元上下。
与信贷相对形成鲜明对照的,则是存款经历短暂回落后的月末大冲刺。权威数据显示,截至2月29日,工、建、中、农四家大型银行新增存款(包括同业存款)业已超过1.1万亿,其中最后三天新增存款超过了3000亿元。
“存款月末冲刺现象仍然很明显。”上述人士告诉21世纪网。四家银行中,资产规模最大的工行和存贷比最高的中行,分别拿下了4612亿元和3132亿元存款的新增量,建行和农行则分别增加1706亿元和2203亿元存款。
多位银行业人士透露,受存款回升带动,浦发银行、中信银行等多家股份行2月份新增贷款量较1月份有所提升。“不出意外的话,2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将在7000亿元左右。”
3月4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商银行行长杨凯生透露,今年前两个月,四大行新增贷款比去年同期增长200多亿元,虽然各银行之间存在个体差异,但总体来看,并不存在比去年少贷的问题,新增贷款较去年同期是上升的。其中,工商银行今年1-2月份的新增贷款是1655亿元,比去年同期多贷150多亿元。
不过,杨凯生的观点仅仅代表了存贷比相对充足的四大行,接受21世纪网连线的众多银行业人士表示,实体经济先行指标的下滑正在拖累信贷需求的增长,同时,高企的存贷比正在限制了中小银行的信贷投放能力。
交银国际杨青丽告诉21世纪网,严格的75%的贷存比监管实际上是剥夺了央行的存准率调控权,将央行的存准率这一调控权虚置高搁!
“无论央行下调多少次存准率,由于75%贷存比的限制,银行放贷能力仍受限制,如果存款增长乏力,贷款的增长更成为困难的事了。如果商业银行为规避贷存比监管,越来越多的存贷款会转到表外,以更加市场化的利率、以理财方式来进行经营,增加监管难度的同时,也加大潜在风险。”杨青丽分析。
2月份四大行存贷款数据(单位:亿元) 制表:21世纪网 | ||
银行 | 新增人民币贷款 | 新增人民币存款 |
工商银行 | 731 | 4612 |
建设银行 | 638 | 1706 |
农业银行 | 731 | 2203 |
中国银行 | 491 | 3132 |
合计 | 2591 | 116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