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望是什么?
对中铝贵州企业的广大员工来说,希望就是在漫长的“寒冬”中对冰消雪融春天的向往,希望就是在生死存亡的市场竞争中对生存的渴求,希望就是在艰难的生产经营环境中扭亏脱困并实现新的发展的勇气和力量。
贵铝正通过结构调整和管理改革、技术进步等一系列举措,以“凤凰集香木自焚,从烈火中更生”的勇气,为扭亏脱困进行着艰苦卓绝的努力。
今天的贵铝,正在为希望而战!
伤筋动骨连遭重创
2008年1月开始,贵州出现有史以来气温最低、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凝冻灾害,导致贵州电网全部解列。为了顾全保民生、保安全的大局,842台电解槽全部停产,氧化铝维持最低产量运行,生产经营遭受了史无前例的重创。
正当贵铝努力弥补灾害影响之时,金融危机波及全球,铝产品市场严重供大于求,产品价格持续大幅下跌,铝行业出现大面积亏损,接踵而至的电价、运输价格的上调,以及铝土矿、煤炭等原燃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导致贵铝产品成本大幅上升,企业生产经营雪上加霜。
大自然的肆虐与金融危机的双重打击,令贵铝“伤筋动骨,元气大损”。
2006年,贵州分公司实现利润16.79亿元;2007年,贵州分公司实现利润13.95亿元。2008年贵铝首次出现亏损之后,2009年亏损的阴霾再次降临,并延续至今。
响当当的贵州铝工业的龙头企业,昔日贵州省的盈利大户,如今风光不再!人们愕然惊呼:“贵铝怎么了?”
望闻问切剖析病因
贵铝身染沉疴,步履蹒跚。
贵铝“病”了,而且“病”得不轻。
2009年12月25日,新调任中铝贵州企业协调委员会主任、贵州分公司总经理、贵州铝厂党委书记的瞿向东形象地比喻道:“贵铝今天的状况,犹如一头关在笼子里圈养的奶牛,过去养尊处优惯了,一旦放养,却经不住风吹雨打和寒流的侵袭,立刻疾病缠身。”他明确指出,要医治好贵铝的病,必须“尊重历史,面对现实,解决问题”。尊重历史,就是要承认贵铝的辉煌历史和客观存在的问题;面对现实,就是要直面当前严峻的形势和严重亏损现实;解决问题,就是要采取非常手段,强化生产运营,实现扭亏脱困。
按照这一思路,企业上下对造成企业困难局面的深层次原因进行了深入全面分析,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共识。
外部原因是:一方面,民营企业的进入,加剧了竞争的激烈程度;另一方面,经营环境持续恶化,两年间贵州电价上涨0.15元/千瓦时,成本大幅上升,极大地削弱了企业竞争力。
内部原因则表现为“资产大、收益小,有资源用不着、有能源无优势”,其根本原因在于“两个不适应”。一是企业文化和员工观念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企业运营管理难以脱离计划经济的习惯影响。二是组织机构和岗位设置与科技进步不相适应,落后的管理吞噬了技术进步的效益。
对症下药标本兼治
找准了问题的症结,也就明确了扭亏脱困思路。企业领导班子果断决策:双管齐下,两路突围,积极实施结构调整,稳步推进管理改革,努力改善外部环境。
2010年年初,贵铝就“企业破产了对谁的伤害最大?”、“员工个人、家庭、企业三者的利害关系是什么?”、“改革是中铝贵州企业走出困境的惟一出路,不改革死路一条!”等问题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解放思想“大讨论”。通过为期半年的深入讨论,员工观念转变了,思想认识统一了,“期盼改革,走出困境,谋求发展”成为主流。在形成共识和民意支持的基础上,改革举措相继出台,并稳步推进。
针对贵铝地处贵阳中心城区,城市生态建设对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一现实,实施“就地优化调整存量,突围科学发展增量”战略。促成省政府和中铝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铝“十二五”期间在清镇建设100万吨氧化铝及热电联产动力车间项目,为今后老厂区维持电解铝生产,转移氧化铝产能创造条件。
针对外部经营环境恶化、电价持续大幅上升的压力,实施“以煤救电解铝、以镓救氧化铝”战略。促成省政府与中铝公司达成煤炭资源整合协议,中铝公司设立了中铝贵州矿业有限公司,为贵铝扭亏脱困提供能源和矿产资源方面的支持。
针对地方政府完善延伸产业链的迫切愿望,积极建言献策,建议对产业链上游的电解铝、氧化铝发展采用“航母模式”,对产业链下游的铝加工发展采用“狼群模式”,得到了地方政府的认可和支持,今飞轮毂建成投产并实现铝水直供,贵州铝厂10万吨铝合金对外租赁经营。
实施岗位“瘦身”和大班组整合,清退劳务用工,优化劳动组织、提高工作效率,实行正向激励。
创新激励机制,将“责权利”调整为“利权责”。将主业单位分为矿山、氧化铝(含热电)、电解铝(含动力)、碳素四大板块,实行内部模拟市场,独立核算,分类考核,分档激励;在碳素进行放权经营改革试点。
创新辅业改革,推行“人到社会中去,钱从市场中来”,将分公司炉修厂、运输厂、机械厂等辅业单位“借道”贵州铝厂下属子公司,以独立法人身份进入市场,精干了主业,搞活了辅业。
加快社会职能属地化、市场化改革,将职工医院、网络中心和电讯业务改制移交或整体借调,企业减少补贴,员工得到实惠;将幼儿园、宾馆酒楼租赁经营或抵押承包,盘活了存量,减轻了负担。
抖擞精神奋力脱困
通过近两年的实践,贵铝脱困突围的战略思想已经逐渐变为现实,一系列改革措施开始显现效果。
尽管贵铝暂时还未走出困境,但在原料价格持续上涨、电价大幅上调、铝价低位运行等不利条件下,亏损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生产出现向好趋势,主要消耗指标不断优化,铝锭综合交流电耗、氟化盐消耗、阳极毛耗以及氧化铝煤耗、蒸汽消耗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历史最优水平,今年1、2月份,贵州分公司同比减亏4300万元。
在工资总额没有增长,贵州政府取消455元/人•月困难补助的情况下,贵铝通过辅业改革、绩效调整、岗位“瘦身”、清退劳务用工等举措,使在岗员工的收入得到恢复性增长,并从2011年1月份开始将员工的住房公积金缴交比例从5%恢复到了12%,稳定了队伍,凝聚了人心。
经过危机的冲击和改革的考验,员工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明显改变,对市场经济的认识与理解进一步加深,对改革的承受能力逐步提高,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危机意识、成本意识、责任意识得到加强。
经过艰苦努力,企业外部环境逐步改善。“清镇100万吨氧化铝”积极推进,争取今年下半年开工建设,热电联产动力车间项目计划上半年开工建设。省政府支持中铝在黔企业发展热电联营,明确中铝贵州矿业有限公司作为全省煤矿整合主体等,为贵铝突围科学发展增量提供强劲的资源能源保障。
贵铝希望就在前方
令贵铝人欣喜的是,2012年1月12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中央对贵州这个西部落后地区的特别偏爱,它的出台不仅为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插上翅膀,同时也为贵铝走出困境、突围发展提供了最好的历史机遇:“优先发展高载能产业”,“支持产业园区和城市发展热电联产机组,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大用户直供电”,“在贵州率先开展全国电力价格改革试点,探索发电企业与电力用户直接交易方式方法”。
3月11日,贵州省省长赵克志借参加“两会”机会,与中铝公司总经理熊维平会谈,双方就进一步加强合作,促进互利共赢进行沟通。赵克志希望中铝充分发挥资本、技术、管理、人才等方面优势,加大投资力度,着力推进煤电铝一体化,为把贵州建设成为全国重要能源基地做出贡献。贵州省将为中铝公司在黔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实现互利共赢。熊维平总经理表示将抓住西部大开发深入实施和国发2号文的重大机遇,围绕贵州发展的战略目标,继续抓好贵阳、遵义两大铝业基地建设,延伸煤电铝深加工产业链,努力促进贵州资源优势转换成经济优势。2号文件的出台,明确了贵州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说明了中铝公司在贵州的发展能够在国家战略层面得到更好的体现和支持,坚定了中铝公司在贵州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同时更加坚定了贵铝走出困境、突围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时间将曾经的辉煌与艰辛留给历史,也将无限的希望与激励带给未来。今日之贵铝,正为希望而战,希望,就在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