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永平铜矿在公司党政的正确领导下,成功化解了露采矿产资源日益枯竭等危机,顺利进行了露转坑工程建设和由此带来的生产方式、管理模式的转型,实现了从露天开采到露坑联采的平稳衔接。在向井下延伸的同时,永平铜矿也在延伸着矿山发展的希望。
主业生产均衡稳定
该矿一手抓生产经营,一手抓“两个转型”,确保了主业生产的均衡稳定,为“两个转型”的顺利进行赢得了时间和空间。“十一五”期间,该矿累计完成铜精矿含铜6.05万吨、铜精矿含银70855千克、标硫精矿246.72万吨。2009年,铜精矿品位、硫精矿品位分别达到24.01%、47.77%;选铜回收率、选硫回收率分别达到83.53%、78.14%。累计实现工业产值15.68亿元,上缴税金3.17亿元。
该矿科学合理组织生产,不断加强现场管理,确保了生产设备始终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采矿场抓住采选衔接配合这条主线,合理安排采剥计划,强化调度指挥职能,优化铲车匹配,确保了供配矿质量的均衡稳定;选矿厂以强化流程控制为重点,积极开展选矿预报试验和流程考察,针对指标异常情况,认真查找原因,开展技术攻关,制定预防措施,确保了最终产品产量的完成。尤其,该矿对选矿工艺流程改造项目进行优化,使一系列技改项目达到了预期效果,初步实现了铜精矿品位25%、铜回收率85%的目标。
重点建设枝头挂果
“十一五”期间,该矿先后实施并完成了西部扩帮、硫酸项目、深部探矿、露转坑工程、浮选机改造、铜钼矿勘探、提高硫精矿品位工艺改造等重点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近9亿元。
2006年12月4日,露转坑工程举行开工典礼。该工程规模大、起点高,采用无轨斜坡道和胶带运输斜井联合开拓以及充填采矿方法,工艺设备和技术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建成投产后,该矿将成为公司第一家露天与地下同时开采的矿山,日处理万吨矿石产能将延续至2019年。
该矿举全矿之力建设露转坑工程,加强工作协调,确保工程进度,调整人员配置,探索并建立适应新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模式,确保实现当年建成、当年投产、当年达产。同时,该矿将露转坑工程作为一个关系到矿山长远发展的系统工程,按照露转坑工程三个不同阶段的管理模式和机构设置的需要,未雨绸缪地对对人力资源的现状及矿山未来人力资源的配置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分析和规划,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人员精简。
2010年3月17日,露转坑工程进行首次重负荷联动试车,运行近两个小时,共出矿150吨。经过试生产和技术改进、设备调试,井下生产流程顺利畅通,现在已达到日产3000吨左右的能力。年底,露转坑工程将达到日产5000吨左右的能力。
党建工作开拓创新
围绕“两个转型”,该矿将党建工作融入生产经营中心,加强形势任务教育,稳定干部职工队伍,通过党支部特色工作、党委稽核工作、工余奉献和义务劳动等平台,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两个转型”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
2008年,该矿面临外部金融危机、内部“两个转型”的双重考验。为此,该矿党委制定出台了《永平铜矿党员干部义务劳动实施办法(试行)》,以形式多样的党员义务奉献创新基层党组织生活方式,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针对实际需要开展现场管理、修旧利废、技术攻关等义务劳动,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急、难、险、重、新”问题,用实际行动贯彻公司出台的一系列“过紧日子”措施。2009年,该矿进一步创新和推进党员义务劳动活动,将8小时之内的义务劳动定位为工余奉献,修订出台了《永平铜矿党员干部工余奉献和义务劳动实施办法》,增强了义务劳动和工余奉献的适宜性和可操作性,同时与“全员创星”等活动有机融合,把党员义务奉献与相应的激励机制结合起来。
该矿的义务奉献活动紧紧围绕安全生产经营中心工作,坚持“点面结合、小型多样、灵活机动、重点突出、针对性强”,既有矿党委集中安排的活动又有各党(总)支部自行组织的项目,做到完成一项技改、修好一个备件、攻克一个难题、干好一件事情,最大限度地把工余奉献和义务劳动转化为生产力和经济效益。截至2010年8月,全矿共开展义务奉献1136次,17008人次参加。
“十一五”期间,永平铜矿直面全球金融危机爆发、露采矿产资源日益枯竭等严峻形势,科学发展,化危为机,用集体智慧和辛勤汗水顺利实现了从露天开采到露坑联采的平稳衔接,保持了矿山的持续稳定发展。现在,该矿又将目光投向了新的接替资源:按照“十二五”规划,该矿将抓紧十字头铜钼矿详查勘探工作,计划建设日产5000吨的井下铜钼矿工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