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4日海亮股份发布了刚果(金)铜钴矿项目投资意向公告。海亮股份与MWANA.AFRICA签署了《MWANA刚果(金)铜钴矿项目框架性合作协议》。海亮股份或其下属控股子公司拟投资4000万美元与MWANA.AFRICA合作勘探、开发刚果SEMHKAT基体(碱)金属项目,项目主要内容为4875平方公里的铜钴矿资源的勘探及开发。
在此消息公布后,海亮股份在周一当日一字封停,周二大幅上涨6.57%。中投顾问冶金行业研究员魏启宁指出,海亮股份的铜加工主业进入了成熟期,目前面临着产能过剩与需求低迷的尴尬,供过于求的困境压缩了公司的利润边界,因此公司加大了对铜矿丰富的海外地区的股权投资力度,努力向产业链上游拓展,以获得稳定的资源供应,并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公司的业绩。公司此次资源合作的发展前景值得期待,对公司股价形成提振作用。
刚果(金)矿产资源丰富,种类齐全,拥有“世界原料仓库”之称。刚果(金)钴的储量与产量独占世界鳌头,铜储量也位居世界前列,主要分布于世界著名的中非铜钴成矿带、刚果金北部铜金成矿带,以品位高、储量大、埋藏浅著称。海亮股份在开辟刚果矿产基地之后,将提高公司铜精矿的自给率,平稳铜加工原料供应的波动性与对外依赖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海亮股份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有助于获得全球的竞争优势,但需要警惕法律、人力、汇率等方面的风险。中投顾问研究总监张砚霖表示,目前刚果(金)政府军与叛军的冲突仍没有缓和的迹象,在一些地区依然展开激烈交火,因此海亮股份本次海外投资面临着较大的政治环境风险。公司在刚果(金)探矿与开采需要提高与当地政府的沟通水平,加强资源整合能力。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2-2016年中国铜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十二五”期间,中国铜工业将实现全面转型,深入调整产业结构,从低成本的加工型铜企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铜企转变。大力开拓海外市场、发展废铜行业,提高资源的保障能力是主要的转型方向。国内铜企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快海外拓展步伐,加大境外矿产投资,缓解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而加剧的铜资源供求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