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月10 日,海关总署公布统计快讯,2012 年5 月,中国进口“未锻造的铜及铜材”419741吨,比4 月份多进口4.45 万吨,1-5 月累计进口2155714 吨,累计同比增长51.66%。从2011 年11 月份以来,除4 月份外,中国单月铜进口量已连续六个月超过40 万吨。
5 月份铜进口上升略微超出预期
我们在上月铜进口数据点评中预计5 月份铜进口会继续下滑,主要原因在于国内真实需求不支持大量进口,前几个月的大量进口导致国内铜库存堆积如山。但为什么5 月份铜进口量不跌反升呢?
从铜库存情况看,上海期货交易所库存在下降,6 月8 日铜库存为13.2 万吨,比上周减少1.5 万吨,比3 月份最高峰时下跌了9.5 万吨。但国内保税区仓库铜库存仍高达55-60万吨。LME 铜库存继续上升,本周末为22.97 万吨,比5 月15 日最低时高出约1.5 万吨,但其中亚洲仓库库存比3 月初增加了5.2 万吨。最近有消息称中国冶炼商和商家已暂停向LME 亚洲仓库出口20 万吨精炼阴极铜的计划,此前几周的发运量已略超过10 万吨。
铜价内外比价上升有利于进口
自2011 年10 月份以来,由于中国经济低迷,而同时美国经济稳步复苏,导致铜价走势“外强内弱”,沪伦比值不断走低。但在5 月份,这种情况完全变了。5 月份欧债危机不断恶化,不确定因素层出不穷,而国内盛传刺激政策加码,铜价走势呈“内强外弱”,负价差在减少,部分时间出现正价差。5 月份,LME3 个月期铜跌破8000 美元大关,跌幅13.13%;而沪铜主力合约1209 合约跌幅9.3%。目前沪铜与伦铜比值接近7.3。
按照目前6.3 的人民币汇率计算,一般7.4 是比价均衡水平,高于7.4 有利于进口,低于7.4 理论上有利于出口。从2011 年10 月份开始,内外铜价比值就已经低于7.4,进口铜持续亏损。但从5 月初开始,这个比值在逐渐上升,有很多时间高于7.4 的均衡水平。另外,当铜价跌破一个整数位时,就会触发一些“点价购买潮”,5 月份铜价一路下跌,跌破若干整数位,这种投机性的“点价”最后都带来亏损。
一般来说,伦敦铜价和上海铜价的走势基本一致,但是由于内外经济形势暂时错位导致铜价内外比价波动。当国内经济强于国外经济时,上海铜价引领着伦敦铜价走,铜价走势“内强外弱”,沪伦比值上升,超过7.4 时形成正价差,这时对铜陵有色这些利用进口铜精矿冶炼的企业有利,不仅挣了加工费,还挣了正价差,这种情况在2009 年尤其显著;当国外经济强于国内经济时,伦敦铜价引领着上海铜价走,铜价走势“外强内弱”,沪伦比值下降,低于7.4 时形成负价差,同样对铜陵有色不利,进口铜精矿冶炼挣的加工费还不够弥补负价差带来的亏损。
对近期铜价走势的影响
中国铜进口增速是跟踪“中国需求”的一个重要指标,但这个指标近几个月受到各种其他因素的干扰而失真。前几个月过度的融资需求使铜进口数据“异常高”。5 月份进口又受到内外比价的影响。我们测算目前月度进口量30 万吨才是正常水平(铜25 万吨,铜材5万吨)。过多的进口形成国内的库存,如果实体经济不好转,加大了未来 “去库存”的压力,这将明显压制铜价走势。我们认为,目前国内在不会放松房地产调控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前提下,其他刺激政策都属于“预调微调”范畴,欧债危机继续恶化,不确定因素层出不穷,从希腊到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而欧洲各国继续扯皮,我们仍然维持对金属价格走势的“谨慎”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