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债危机前景未明

导读: 纷纷扰扰的欧洲债务危机已经持续超过两年,但欧洲当局始终都没有找到真正的解决之道。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最近表示,只有区内各国进一步推进财政改革,该行才会考虑购买更多的主权债务。
关键字: 欧债危机

纷纷扰扰的欧洲债务危机已经持续超过两年,但欧洲当局始终都没有找到真正的解决之道。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最近表示,只有区内各国进一步推进财政改革,该行才会考虑购买更多的主权债务。这就意味着,欧洲央行不会再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策略,而是期待各国政府齐心协力,真正解决欧元区面对的结构性问题。

其实,欧债危机的源头早在1991年签订《马城条约》时已经植根。但在欧元区,许多调节都不可能出现,因为区内各国语言不同、贸易尤其是服务业存在障碍,以及“核心欧洲国家”不愿意无休止地向弱势国家提供融资。虽然联盟组成之初曾设立稳定基金,藉以援助较贫穷国家,但这方面的支援明显不足够。

今时今日,各国在债务、预算和经常账赤字方面存在广泛差异,而劳工市场缺乏弹性及过度规管却令经济无法作出调节,结果便对欧洲货币联盟构成沉重压力。

欧元区的现行架构显然已难以适应当前形势,决策当局因而提出多种解决方案,期望达至更大程度的财政和政治联盟,而这亦是欧元区继续生存的先决条件。迄今所见,欧盟和欧洲央行的应对措施主要集中在拯救无力还债的国家或其银行体系,冀能给予这些国家所需时间,从而对本身经济作出必要的改变。

真正的解决方法,是欧元区实现全面的财政和政治联盟,尽管这本就应该是建立货币联盟之后最合乎逻辑的一步,但因为实在牵涉太多方面的利益关系,因此许多年以来,各国迟迟未有实质行动。不过,现在背水一战,这似乎已成为挽救欧元的唯一出路。

欧元区各国需要在银行、财政,以及政治体系都推行一体化。银行债务应被撇销,债权人国将和债务国一起承担相关后果。各国可透过共同发行欧元债来实现财政联盟,经济政策亦需步调一致,与货币联盟达成互补。

不过,由于各国选民未必愿意交出部分主权,而之前亦曾有条约未获通过的失败例子,所以不排除即使逐步加紧财政和政治联盟,亦会遭到拒绝。但只要各国仍有政治决心,定可继续维系欧元区。

展望前景,考虑到危机形势可能会更加恶化,令市况进一步波动,投资者应继续维持多元化投资。在欧元区的结构性解决方案获得实质进展之前,投资者应暂时把重点放在收益类资产。不过,假以时日,只要周边国家的改革持续且深化,而欧元区亦能逐步迈向全面联盟,相信将有助重振区内股市的活力。

 

(责任编辑:0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