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金青睐,铜价上行空间有望进一步拓展。而基本面疲软则制约其上行高度。短期内逢回调可适度买入。
9月份以来,铜价在美联储QE3的利好刺激下走出一波放量拉升行情,LME铜突破三角形振荡区间,目前月涨幅近10%。对比利多的宏观面以及疲软的基本面,笔者认为,铜价在一段时间内将维持高位振荡走势,短期重心仍将上移。
QE3助推铜价重心上移
本次美联储QE超市场预期,不仅将低利率时间延迟,且量化宽松没有限制,如果按照每个月400亿的速度,持续到其就业恢复到5%—6%的水平,按照美联储低利率持续到2015年年中,如果在那时经济开始好转,停止买MBS的话,那么这个量在1万亿以上,对金融市场将有较大冲击,对铜价的影响也较大。
通过对比历次量化宽松,递减效果相当明显。第一次QE,投资1.725万亿美元,其中1.25万亿用来购买MBS、3000亿国债、1750亿机构债券,铜价上涨维持了一年;第二次QE,用6000亿购买长期债券,铜价上涨维持了半年;第三次OT扭转政策,铜价不涨反跌,加上美国评级调降,铜价呈现深幅下跌。第一次除了QE,还有中国4万亿元大规模的投资刺激,且经过2008年的深跌,基数很低,QE1的效果涵盖了超跌修正的部分,借鉴意义不是特别大。相对来说,第二次QE的状况或许更接近眼下,而从时间和空间来说,其边际效果显然衰退很多。大致对比计算后,笔者认为,这次推出QE3,上行时间或缩短1—3个月。上行空间或在10%—15%以内,铜价目标位在8300美元至8700美元一线,沪铜或重新回到60000—62000区间。
消费疲软或压制铜价
根据中国有色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7月份电解铜产量在6月份创出49万吨的新高后回落至45.9万吨,整体依然处在高产水平,而根据统计局的数据,则产量维持在50万吨以上的月产。原材料市场方面,7月份铜精矿进口同比环比均有一定增长,废铜亦恢复到5月份的高位水平。8月份的精铜产量将会继续呈现较大的增长,且废铜冶炼亏损会使得企业进一步转向进口铜精矿。从国内铜材产量看,7月份铜材产量在6月创出历史新高后大幅萎缩,同比增长速度已经持续3个月降为个位数增长。通常从季节性走势看,7月份产量会有一定的下滑,8月份产量增长的概率较大,铜材历年金九银十的特征明显,中间产品产量我们相对看好。然而今年的消费能否持续较大幅度的增长,笔者以为难度很大。目前,原材料成本居高不下,终端消费不旺,下游工业企业利润持续下滑,内外需求均面临较大幅度的萎缩。
同时,根据调研结果,仅有少数的线缆企业看好9月订单,预计9月份线缆企业的平均开工率将保持在78%的水平,与8月份基本持平。90%的线缆企业预计9月份订单依然保持与8月份订单持平。家电行业生产淡季和汽车消费下滑使得下游对漆包线或电子线的消费减少,近期铜价的上涨将使得下游暂缓下单,因为市场整体存在资金紧张的问题。家电行业市场旺季已经过去,后期产量将会逐步萎缩,作为耗铜最大的空调产业来说,同比已经出现了负增长,国内的节能补贴政策在需求饱和的情况下并没有带来多少边际消费。因此,笔者以为,金九银十的幻想或只能破灭,个位数的铜材增长将带来更大的电铜供应过剩。
综上所述,QE3助推,铜价重心或继续上移,基本面疲软则制约其上行高度。笔者预计伦铜短期内将在8000—8700区间运行,沪铜或维持58500—62000区间,逢回调可适度买入。
(关键词:铜价 资金 QE3 消费 基本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