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假临近 铜价再陷胶着

导读: 美联储推出QE3后,铜价并没有继续大幅上涨,而是展开振荡整理走势。铜价之所以出现这种走势,一方面是由于铜价在经历6月到8月长达3个月的振荡后,已经对宽松政策预期做出较大的消化;另一方面是在铜下游需求没有得到特别改善的背景下,下游对高铜价还有一个消化的过程。国庆长假临近,投资者观望心态也让这种纠结振荡
关键字: 铜价 长假 QE3 下游需求 宽松政策

美联储推出QE3后,铜价并没有继续大幅上涨,而是展开振荡整理走势。铜价之所以出现这种走势,一方面是由于铜价在经历6月到8月长达3个月的振荡后,已经对宽松政策预期做出较大的消化;另一方面是在铜下游需求没有得到特别改善的背景下,下游对高铜价还有一个消化的过程。国庆长假临近,投资者观望心态也让这种纠结振荡走势得以延续。
  
  宽松政策仍在主导铜价
  
  继欧洲央行推出无限量冲销式购债计划后,美联储推出无期限、无总量限制版的QE3,日本央行额外增加10万亿日元的量化宽松,显示出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宽松已经成为共识。四大经济体中的美国、日本和欧洲均已经采取大规模的量化宽松政策,而中国货币政策却迟迟未有太大动作,8月份以来尽管市场普遍预期央行会进一步降准,但等来的却是央行持续的逆回购政策,显示出中国央行较为谨慎。为稳定经济增长,“十八大”前后中国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可能性较大,这对铜价来说将是有利支撑。
  
  下游需要时间适应高铜价
  
  自9月中旬铜价上涨到58000元/吨以上后,长江有色现货铜贴水幅度明显扩大,显示出现货跟涨动力不足。尽管随后期现套利盘把现货贴水幅度拉低,但当前现货依旧维持小幅贴水,而国庆节前贴水幅度还在扩大,26日贴水幅度达到400元/吨,表明下游对高铜价较为谨慎。
  从中国官方制造业PMI与上期所铜库存走势对比图来看,8月份中国制造业PMI跌破50关口,制造业萎缩,暗示铜需求前景暗淡,上期所铜库存重回升势。铜价快速上涨后需经过下游消费的确认,一旦需求改善幅度不如预期,那么铜价仍不免振荡回落。
  
  两市比价持续走低有利于出口
  
  进入9月份以来,沪伦两市铜比价持续走低,由7.33下降至7.19,3个月铜吨进口亏损幅度由1200元/吨左右上升到2500元/吨左右,这不利于进口,有利于出口。这一方面是由于中国对伦铜库存的拉动力减弱,另一方面是8月初财政部关于铜企业出口税费调整将降低铜出口费用。在当前比价下,中国精炼铜出口量有望大幅增加,这会限制伦铜的涨幅,甚至成为打压伦铜的重要抛盘。
  综合来看,主要经济体轮番推出量化宽松政策后,投资者对经济复苏的预期提振铜价,但随着铜价快速上涨,国内下游消费并没有太多改善,下游畏惧高铜价的心理依然存在,现货铜保持贴水状态,沪伦两市铜比价不断走低,有利于出口,而中国精炼铜出口量大幅增加反过来将限制伦铜价格的进一步上涨。国庆长假临近,投资者谨慎观望的情绪较重,当前铜价才陷入这种振荡整理格局。笔者认为,节前铜价难有大幅波动,维持在58500—60000元/吨之间振荡的可能性较大,操作上建议观望或者以短线交易为主。

(关键词:铜价 长假 QE3 下游需求 宽松政策)

(责任编辑:00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