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未来三地原油延续日跌0.5美元/桶,那么到10月18日三地原油变化率将跌破4%,国内成品油就可能在月底降价”,行业分析师说。而备受市场关注的成品油新定价机制则有望伴随此次调价同时出台。
成品油或迎第四次下调
今年以来,国内成品油因国际油价的大起大落而经历了三次上涨和三次下调,而近期由于国际油价再次走软,国内成品油极有可能迎来年内的第四次下调。
自9月11日国内成品油价格上调以来,受震荡下跌的国际油价的影响,国内市场对于成品油价格再次迎来下调预期。受到国际油价震荡下跌的影响,近期三地原油变化率延续跌势,截至10月8日收盘,三地原油变化率跌至-2%,较上一工作日下跌0.14%。多家资讯机构均预计,国际油价在未来一个月仍将延续下滑趋势,本月底,国内成品油价格下调窗口开启的可能性较大,93号汽油或将降价0.23元/升。
目前,全球充裕的流动性仍然是支撑油价的重要因素,但经济增速放缓的大势难以逆转,同时从美国对国际油价的控制力看,国际油价在未来一个月仍将延续下滑趋势。行业资讯数据模型显示,若三地原油均价延续日跌0.5美元/桶,国际三地原油变化率将于10月18日跌破-4%。行业资讯认为,国家发改委下调窗口开启可能性较大,如果国家达到调价条件及时调价,预计下调幅度将在300元/吨左右,折合汽油0.23元/升,柴油在0.25元/升。
不过,亦有分析机构指出,目前土耳其和叙利亚紧张局势加剧可能会支撑北海原油,使布伦特原油期货跌幅有限,这可能会推高三地原油均价,从而降低三地变化率的跌幅。若近期国际油价保持震荡走势,10月份国内成品油市场再次下调的可能性则会减小。
新定价机制或同时出台
近日,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权威专家表示,“新成品油定价机制的推出已经没有什么障碍,预计应该快了”。这使得成品油定价机制完善改革再次成为业内外诸多人士关注的焦点。
现行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是,当国际市场原油价格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可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但是,现行价格机制推行以来,虽然保证了成品油市场正常供应,但在运行过程中,也暴露出调价周期过长、透明度不够等问题。
在上半年国内成品油价格经历“三连跌”的时候,国内资讯机构曾一度猜测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完善改革或将迎来推出时机,不过最终并没有实现,国际油价便又进入了上涨的趋势,成品油定价机制完善改革推出的时机“稍纵即逝”。目前,国际油价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美国大选临近、石油市场需求不佳等利空因素下震荡下滑,就国际环境来看,成品油定价机制完善改革推出的新时机再次到来。
行业分析师认为,从国内情况来看,CPI自2012年5月以来持续控制在3%下方,通胀可控;而且受经济整体较疲软的影响,需求增长不明显,市场基本面较为温和,也利于成品油定价机制完善改革的推出。
那么,关乎成品油市场的重要改革会在近期“瓜熟蒂落”吗?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新定价机制很可能在新一轮调价时同时出台,但也有不少市场人士认为,十八大召开在即,政策面不可能大动。
行业分析认为,成品油定价机制完善改革在目前的国内国际宏观背景下推出,对成品油市场、对企业以及对消费者而言均是利大于弊,与十八大召开并无冲突。当然对于成品油定价机制而言,此次完善改革只是在走向市场化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小步,之后还会有更多方面的改革措施推出,直至我国的成品油市场完全市场化。
(关键词:成品油 发改委 C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