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假期间,美国非农就业数据和中国9月PMI均显示出整体经济呈现回暖迹象,但基本金属却反应平淡,自9月30日至10月9日,伦锌跌幅为2.4%。而沪锌则重新跌至15600元/吨附近。笔者认为,前期受QE3驱动的锌价上升行情已基本告一段落,锌价将回归其基本面属性,在国内外未出台重大利好政策之前,沪锌将重新步入振荡走势。
锌精矿供应充裕
国际铅锌研究小组(IZLSG)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1—7月,全球锌精矿产量为799.3万吨,同比增长10.5%,这主要得益于中国产量的大幅增长,其中中国1—7月锌精矿产量为281.7万吨,同比增长30.4%。其它主要产锌国如墨西哥、瑞典、俄罗斯、玻利维亚等增长幅度均低于全球平均增长水平,分别增长9.9%、9.6%、8.8%、4.4%等。而澳大利亚、加拿大和美国锌精矿产量均出现负增长,降幅分别为2.2%、1.6%和6.6%。
另外,根据调研,多数锌矿企业继续看好后市,开工意愿较强,但多数出货意愿不足,囤货待涨。受之前锌价上涨的带动,各地区锌精矿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并且此次上涨还带动了之前因为各种原因停工减产的矿山纷纷复工,从而使得国内锌精矿供应十分充裕,远远超过需求。笔者估计,即使后市终端需求真正回暖,消耗掉这些存货亦需要较长时间,进而抑制锌价上涨空间。
上市锌企继续亏损
最新公布的上市锌企三季度业绩预报再次让市场失望,行业领头羊中金岭南三季度净利润降幅扩大,预降51%—65%,今年中期该公司实现净利20861.09万,同比下滑40.48%。另外两家冶炼公司则继续亏损。其中,*ST锌电预计三季度亏损4600万—5100万元,今年上半年,该公司亏损6877万。另一家锌冶炼企业宏达股份预计亏损,但未明确亏损额度。而今年上半年,宏达亏损18520.91万。
从今年已公布的业绩报告与调研情况来看,除少数几家资金实力雄厚,原料占有率高的锌企,今年锌全行业陷入亏损基本已成事实。部分锌上市公司甚至被冠以退市风险警示。在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冶炼工艺成本,人工成本持续攀升等因素影响下,锌企要实现扭亏为盈难度不小。锌行业面临着和钢铁行业一样的被动局面,在庞大的过剩产能之下,锌价上涨的可能性很小。
终端需求未见起色
虽然近日各地镀锌板价格有所企稳,但库存依然高企。根据中钢协发布的数据,1—7月,国内镀锌板(带)产量为854.12万吨,同比增长3%,7月国内镀锌板(带)库存攀升至历史最高值47万吨。而且随着钢铁行业陷入全行业困境,这一数值预计会继续上升。而从终端需求占比最大的房地产行业来看,刚刚过去的“金九”成色不足,据中原地产统计,中秋、国庆长假期间,全国54个城市的住宅签约量环比大幅下降70%。与此同时,由于限购、限贷等调控措施依然从严,预计“银十”楼市成交量仍会继续下滑,这也将直接导致基本金属需求继续低迷不振。
回顾今年以来的锌价走势,可以看到,在全球宏观经济衰退和行业基本面疲弱的背景下,锌价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区间振荡,仅仅在年初和9月受宏观利好政策刺激展开了两段反弹行情,反弹持续时间也不长。因此,操作上,建议投资者短期以逢高沽空的策略对待,沪锌16000元/吨是重要压力位,前期获利多单在破15200元/吨后止损出局。
(关键词:沪锌 PMI 基本金属 锌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