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铝公司召开炭素专题分析会

导读: “自公司启动炭素安全生产综合治理活动以来,各企业生产现场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降本效果明显。但是,从财务报告可以看出,成本仍然存在较大的改善空间。”
关键字: 中铝 炭素 成本

“自公司启动炭素安全生产综合治理活动以来,各企业生产现场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降本效果明显。但是,从财务报告可以看出,成本仍然存在较大的改善空间。”在近日召开的中铝公司炭素专题分析会上,中铝公司党组成员、中国铝业总裁罗建川肯定了炭素综合治理活动,并指出了改善方向。中铝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中国铝业高级副总裁刘才明,中铝公司党组成员、中国铝业高级副总裁刘祥民,中国铝业副总裁蒋英刚出席了会议。

当前,中铝公司控亏增盈攻坚战已经到了非常关键的时刻,如何尽快补齐“短板”,不让来之不易的利润从“木桶”低处白白流失,成为中国铝业领导层关注的焦点。在生产链各工序与市场的全面对标中,炭素平均成本高的问题凸显了出来。而且,从中铝公司16家炭素企业的内部对标看出,企业之间也存在巨大差距。

就这一问题,中国铝业相关负责人在综合考虑全面情况后,提出了全年降本4亿元的总体目标。

中铝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熊维平在听取相关汇报后当即表示:“这是中铝公司今年后两个月以及2013年控亏增盈的重点工作,要制订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降本目标的实现。”

对标会上,中国铝业财务部负责人从炭阳极生产的4个工序和采购管理、生产组织、费用控制等方面一一进行剖析对标,使在场的各企业负责人清晰地看到了本企业各工序成本所处的位置和下一阶段的降本目标。

刘祥民在发言中指出,当前,炭素降本已经成为电解降本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加强区域互补,改革考核模式,创新激励机制,把炭素管理提升作为电解铝企业管理提升的一个“极”。前期已经实施的炭素片区工作机制,发挥了良好的作用,为企业间互相学习、互相督促提供了平台。

刘才明的讲话引发了大家的思考。他说:公司从事炭素生产的队伍超过一万人,这个面不可谓不广,既然已经发现了问题,就不能坐等制度、措施出台。有没有可能从体制、机制上动动“手术”,各企业可以进行积极的探索,可以先改,边改边摸索。

“公司炭素企业的现状,很大程度上是源于长期将炭素生产作为一个配料环节,造成与市场隔离,企业缺乏市场意识,也缺乏竞争的动力,下一步,要千方百计按照市场化规律,加大炭素企业的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培育企业发展进步的内生动力。”罗建川强调,中铝公司对各企业下达的炭素降本目标已经明确,会后,各个企业要立即行动,结合生产经营实际,进行再分解、再落实,将目标严格落实到生产的各个相关工序,落实到管理的各个环节,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并制订相应的推进计划。

(关键字:中铝 炭素 成本)

(责任编辑:0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