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金属能否重回牛市征途?

2012-12-28 10:23:50来源:期货日报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铜价 三角形整理形态已经接近尾声,明年是面临方向性选择的一年。

铜价大三角形后重归下跌

铜价自2011年2月份上冲到本轮上涨周期高位后,在欧洲债务危机间接性发作和中国经济面临结构性调整的影响下,形成振荡下跌的格局。2011年下半年的大幅下挫行情成为牛市行情转势开始的信号,2012年演化成三角行休整结构。从伦铜周线上来看,三角形上沿压力区为(8200—8400),下沿支撑区为(7400—7600)。

目前经过一年多的休整,三角形整理形态已经接近尾声,2013年应该是三角形整理形态面临方向性选择的一年。我们认为该三角形整理形态实则为2011年初以来下跌主趋势的休整形态。随着该休整形态的结束,铜价重归下跌主趋势的概率极大,2013年将是铜价重心逐步下移的过程,伦铜第一目标位看至6600一线,第二目标位6000一线。沪铜第一目标位看至50000,第二目标位看至45000。

2013年全球铜供求趋于平衡

2012年,全球主要铜矿区罢工、自然灾害等发生频率明显降低,且新增产能陆续投产,综合因素导致全球铜矿产量增加。ICSG数据显示,1—7月全球铜精矿产量933.88万吨,同比增加2.52%,增幅较2010年、2011年明显扩大。据估计,2013年以后,全球铜矿产能增速会继续加快,金融危机期间多数被迫推迟项目将从2013年—2014年开始投产,未来两年产能增速预估将分别达5.95%和7.56%。总体来看,2012年全球铜矿产量同比增加且增速扩大,预计2013年在新增产能投产刺激下,铜矿产量将继续快速增长,其供求偏紧的关系将逐步趋于平衡。

从铜精矿加工费(TC/RC)来分析,一般而言,TC/RC 与铜精矿的供应量具有正向关系。特别是现货铜矿加工费的走势,更是直接反映了全球铜矿的供需基本面。数据显示,2012年9月份开始,铜矿现货加工费一路走高,至11月累计涨幅达30%以上。在未来几年铜矿产能快速增长,采选、冶炼间产能差距逐步缩小的前提下,未来铜矿加工费将整体回升。这也意味着2013年铜精矿供求关系将逐步趋于平衡。

房产调控将抑制铜需求

2013年房地产调控政策进一步收紧抑制相关行业铜需求。自2010年国家对房市进行调控以来,地产投资开始降温,投机性需求有所抑制,销量下滑明显。

从房地产行业具体政策取向来看,从国土局到住建部,对于房地产调控不会放松的论调一直在被反复强调。同时,基于对十八大传递的信号解读,我们认为,2013年中央对于房地产的政策将继续抑投资、保刚需,加强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和管理。调控的主基调不会放松,限购限贷的两大核心政策手段不会出现根本变化,政策的偏紧将会继续削弱普通住宅的真实需求。这将进而抑制房地产投资。从而使得与之相关的家电以及汽车销售在2013年仍将整体缺乏上行动力,拖累精炼铜终端需求。

电力仍是铜消费主力行业

我国铜主要用在电力电缆工业,其用铜量占我国铜总消费量的41%。根据中电联的数据,2012年1-10月,电网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2777亿元;电源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267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89%和下降3.06%;1—10月份电线电缆累计产量为31916177.06千米,累计同比增长12.87%,但低于去年同期录得的15.31%的增速。

其中,电网建设是“十二五”期间电力行业的重心。“十二五”期间,国家电网公司固定资本支出预计1.7万亿元,较“十一五”期间的1.2万亿元增加40%。2012年全年电网投资增速有望接近10%,即总投资达到4300—4400亿元左右。相对其他铜下游需求行业来说,电网投资确定性较高,使得2103年电力行业仍将是铜消费主力行业,对铜的需求形成重要支撑。

国内铜市面临较大去库存压力

2012年以来,尽管下游产业对铜的需求比较疲软,进口铜也基本处于持续亏损状态。但在货币政策没有实质放松以及企业资金紧张没有缓解的情况下,保税区的进口铜成为融资的重要渠道。融资铜的增加使得2012年中国的铜进口和铜库存均有增无减。最新数据显示,中国2012年11月未锻造铜及铜材进口365331吨,环比增13.5%,1—11月进口4306367吨,累计同比增20.8%。而2011年年底期间上期所库存最低在6万吨以下,国内保税区库存最低达到20万吨左右。截至12月7日,上海期货交易所库存达到197979吨,中国保税区库存接近100万吨左右。

如果从2011年年底算起,沪铜库存增长了约145%。在全球经济迈入长期低速增长的背景下,预计2013年中国铜终端消费将整体延续疲软态势,未来国内铜市场将长期面临去库存压力,对铜价形成压制。

2013年行情展望与策略选择

从沪铜和伦铜指数周线和月线来看,当前铜价处于2011年初以来下跌主趋势的大三角形休整阶段,有演化成大的头肩顶形态的趋势。经过一年多以来的休整,目前三角形整理形态已经接近尾声,2013年应该是三角形整理形态面临方向性选择的一年。整体看,铜价大三角形休整完结后重归下跌主趋势的概率极大,2013年将是铜价重心逐步下移的过程,伦铜第一目标位看至6600一线,第二目标位6000一线。沪铜第一目标位50000一线,第二目标位45000一线。由于铜价短期受到三角形下沿支撑,目前处于反弹阶段,但已经逐步接近我们的反弹目标位,建议企业伦铜在8000—8300的区间,沪铜1303合约在58000—60000区间逐步加大空头保值头寸,投资者也可以关注战略做空的机会。

金价高位振荡 先抑后扬

得益于全球流动性宽松与美国开放式QE3,2012年黄金呈现大区间振荡走势,价格重心平稳上移。展望2013年,保值需求与投资需求将继续增长,这是流动性大宽松下的必然趋势。由于2013年4月意大利大选存在重大不确定性,黄金可能在上半年受挫。

我们推断,2013年黄金将是先抑后扬的走势,通胀预期下的保值需求与投资需求将助推黄金上冲2000美元大关。伦敦现货黄金价格波动区间1600美元/盎司—2050美元/盎司,国内黄金活跃合约价格波动区间320元/克—420元/克。

投资需求与储备需求增长显著

由世界黄金协会公布的数据来看,2012年前三季度黄金市场基本保持供需平衡状态。在供给方面,矿产金和再生金的供给量占到了全部供给量的90%左右。而央行售金继续为负值,2011年有扩大趋势,显示央行的惜售行为有强化的倾向。各国央行在近年来逐渐由黄金供给者转为黄金需求者,配置黄金储备的意愿越来越强烈,这也成为激发黄金价格上涨的直接原因之一。

在需求方面,珠宝首饰用金与投资用金成为主要的需求。具体到珠宝首饰需求,2012年前三季度黄金的珠宝首饰用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9.83%,总趋势处于下滑阶段。而在投资需求方面,黄金ETF投资量增仓显著。数据显示2012年前三季度ETF对黄金的需求总量为189.20吨,与去年同期相比高出109.5吨,需求量上涨134.5%。

流动性宽松支撑金价

由上述分析可知,2012年黄金价格的止跌企稳主要由央行购金需求与投资用金需求推动,而促使两大用金需求增长的因素则是全球性的流动性放松与美联储的开放式QE3。

价格重心上移及投资需求增加的根本性因素就是货币的超发,特别是美元的泛滥。这也是过去几十年来,推动黄金上涨的最主要因素。

我们判断,货币政策在2013年将继续保持宽松,甚至在必要时有加码的可能。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欧元区与美国的高失业率现象短期难以改善。2013年意大利与德国将进入大选,财政政策存在变数,经济复苏有较大不确定性。第二,2013是欧洲国家承诺财政改革的一年。美国也面临财政悬崖与债务上限的问题,欧美势必都将进入财政紧缩年,只能依靠宽松货币政策刺激经济。第三,主要经济体目前的通胀水平与2011年相比有了较大回落,这为2013年的进一步宽松预留了操作空间。

2013年金市投资展望

2012年下半年以来,黄金ETF持仓显著增加。同时期,COMEX期金的非商业多头持仓也显著增加。这表明主流资金看多黄金的信心不减。我们认为,2013年将是黄金再次凸显其投资价值的一年。由于2013年4月意大利将迎来政府换届选举,欧洲的不确定性将直接冲击黄金价格。我们判断,2013年上半年黄金以区间振荡为主。2013年下半年随着全球通胀水平的走高,黄金将迎来突破行情。

由此,2013年黄金将是先抑后扬的走势。伦敦现货黄金价格的预估区间为1600美元/盎司—2050美元/盎司,国内黄金活跃合约价格的预估区间为320元/克—420元/克。

沪锌 重心将维持低位

在全球经济不景气及中国需求疲软大背景下,锌供需不平衡的格局依然没有改变,而产销量均有所下降。国际铅锌研究小组(ILZSG)预计,2013年全球锌需求或增3.8%,今年料下滑0.3%;2013年全球精炼锌产量或增4.8%,今年料下滑2%。

库存方面,进入10月LME库存攀升至100万吨之上,并在年底接连创出新高,目前已超过120万吨。另据英国商品研究所(CRU)统计,年底锌全球报告库存达142万吨。交易所库存大幅上扬的同时,注销仓单也接连走高,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国内方面,沪锌库存今年整体呈回落趋势,但仍处于历史中等偏上水平。截至12月7日,上期所沪锌当周库存为306052吨。截至12月21日,上期所沪锌当周库存为311549吨。

国内产能过剩及需求疲软导致有色金属行业今年利润大幅下滑。由于锌价持续走低,国内冶炼企业利润大幅下滑,部分中小企业亏损情况严重以至停产,冶炼企业整体开工情况不佳。冶炼企业开工率偏低,也直接导致国内锌产量减少。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公布数据显示,1—10月累计产392.87万吨,同比减少6.23%。

上游企业生产积极性不高,下游需求不振是直接原因。国家继续实施房地产调控政策,经济增速放缓也使得汽车、家电销售旺季不旺,下游镀锌和锌合金行业需求有限。据SMM调研统计,前10月镀锌企业开工率仅4、5月超过80%,其余均在75—80%之间。7月份国内压铸合金企业开工率降至47%,达到今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订单不佳是导致开工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另外,钢材价格的大幅下跌也对镀锌板价格产生了拖累,价格下跌,而企业产品库存压力大,镀锌板库存逐步升高。

2012年,国家继续实施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房价房地产业持续受到打压,不过投资增速在下半年已出现企稳,新屋开工降幅缩窄。不过,2013年政府抑制房地产市场的投资与投机仍然不会改变,通过房地产行业带动相关产业需求回暖并不乐观。

进入2013年,在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一定程度上将对汽车消费形成制约。但随着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上升也将带来积极的一面。机构调研显示,车市去库存仍在进行中,当前的库存水平已经恢复到合理的位置。预计在明年3月份前会有一定的补库存。从地域结构上看,东部汽车普及率明显高于西部,未来消费增长增速有限,汽车消费整体增长更多将受益于中西部地区。

因此,预计锌价走势呈现前升后降、重心仍然维持低位的格局。沪锌在16000—16500元/吨为重压力区,难以形成有效突破。等待美元指数重新走强、欧债利空再袭时,沪锌将重新转入下跌,再度探至前期14500元附近并非难事。

大浪筑底 钢强有利

2012年世界经济仍在逐步下滑,经济增长放缓令现货企业经营惨淡。不过,在宽松货币政策刺激下,商品价格出现宽幅波动,巨量资金涌入期市,避险或博取短差。受此影响,螺纹钢期货价格上半年横盘走弱,6—8月份加速下跌,9月以来触底反弹,自11月下旬二次探底,目前正在构筑双底。对于来年行情,我们相对乐观。2013年钢价具备筑底反弹的条件,阶段性上涨与回调构造的上升1浪、2浪将成为钢价的主要运行特点。

导致2012年钢价出现暴跌的因素,我们认为主要因素有两点。一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房地产投资的放缓严重影响了建筑钢的消费,直接导致了今年螺纹钢价格的整体性回落。二是产量增速放缓,但整体基数较大。在需求明显减缓的情况下,在钢产量进入低速增长的轨道的弱需求阶段,潜在的产能达到历史新高,这是未来国钢铁行业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上述因素是钢价在2012年暴跌的内在因素。我们认为,在2013年这些因素会发生一些转换,从而奠定钢价中长期筑底反弹的基础。

铁矿石价格下跌空间有限

据统计,我国国内矿山每年生产铁矿石约2亿吨,但品位低,生产成本高。为满足国内钢铁企业的庞大需求,我国每年需要进口7亿多吨铁矿石。尽管三大矿商的生产成本大大低于国内矿山,但国产矿的生产成本将限制铁矿石价格的下跌空间。另外,由于欧洲债务危机好转,国内外量化宽松等政策持续,我们预计今明两年中国经济增长率约为7%至8%,中国的铁矿石需求将保持稳定。因此,2013年全球铁矿石价格将保持稳定,每吨平均价格维持在120美元至125美元的水平。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持续性

今年9月以来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升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再度加速。铁路建设加快将带动固定资产投资,拉动钢材需求,这种形势有望在今后几年持续。

另一方面,楼市逐步回暖,房地产投资有望再度快速增长势头。数据显示,2012年10月全国100个城市住宅平均价格为8768元/平方米,是自2011年9月以来连续9个月环比下跌之后的第五次涨价。我们认为,十八大之后,加大土地供应、严管闲置土地将成为房地产调控的重要措施,土地供应增加将刺激住房的新开工量和供应量,房价可能在相当长时间内温和上涨。

产能过剩能否得到有效控制

2010年开始,国内经济增长步入下降通道,增速回落导致钢材需求减弱,而钢铁行业的投资大、周期长、集中度低、区域分割的特点,必然导致产能持续过剩,进而引发钢价漫长的熊市。在这种背景下,抑制产能过剩,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成为钢铁行业的战略性选择。为此,工信部出台了《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年11月),其中明确规定,“十二五”末,钢铁工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兼并重组和淘汰落后。根据各省反馈的数据,今年已经基本完成淘汰落后产能的任务。我们预计,今后几年国家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会逐步加强,钢材行业产能过剩的局面会得到根本扭转。

企业利润能否扭亏为盈

据钢铁协会统计,今年1—9月份,大中型钢铁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为亏损55.28亿元,而上年同期为盈利836.92亿元,由盈变亏。究其原因,一方面我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一直保持在50%以上,铁矿石价格几乎为外资垄断,钢铁企业成本转嫁能力较弱;另一方面,钢铁产能的严重过剩与下游需求的持续疲软,直接导致销售收入下降。另外,社会融资成本较高,钢贸企业陷入融资困境,导致下游需求进一步的阻塞。不过,今年10月开始,钢铁企业利润有所好转。随着钢材价格9月开始反弹,钢铁业的利润空间逐步回升。我们预计,在经历了2012年的钢材价格大幅下跌之后,钢铁企业必将认识到价格稳定对的重要性,会逐步利用各种市场化的手段来控制成本,降低经营风险,这些都将利于钢材价格的长期稳定。

综合结论

2013年全球经济将逐步企稳,国内钢铁行业景气回升。我们预计,2013年钢材价格将延续修复行情,逐步收复2012年的跌势/。由于政策刺激边际效用递减,价格难以出现单边上涨行情。出现大幅上涨行情的概率为40%,出现大幅下跌行情的概率位20%,出现长时间宽幅振荡的概率为40%。因此,中长期上涨与振荡回落将成为主基调,普通投资者可保持中长期看涨思维,沿反弹方向采取振荡交易策略。现货企业可以结合基差走势,把握阶段性上涨与下跌的套期保值交易机会。

黄金 将是先抑后扬的走势,国内黄金价格波动区间320元/克—420元/克。

沪锌走势将呈现前升后降、重心仍然维持低位的格局。

◆钢价 具备筑底反弹的条件,阶段性上涨与回调构造的上升将成主要特点。

(关键字:铜价 锌价 钢价 黄金)

(责任编辑:00285)